页岩气投资的火爆吸引不少非能源行业的企业纷纷参与页岩气区块招标,希望借此进入能源领域。不过,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页岩气投资到2021年至2030年方可实现效益。由于国家关于页岩气矿业权转让的渠道并未建立,对于动辄投资数亿元的勘探区块,最终如何实现流转和接续投资,还有待有关政策的完善。
“十二五”目标难完成
“页岩气在中国之所以火爆,因为很多企业把这个领域看作是打破能源资源开发垄断,在能源领域掘金的一次重要机会。”一位从事页岩气开发的人士表示。不过,在看似火爆区块招标的背后,很多业内人士却并不看好页岩气投资短期内的效益,甚至认为页岩气“十二五”的开发目标将会落空。
据了解,200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地方地质调查部门、油气公司等共计完成页岩气钻井129口,经过水力压裂和测试,日产超过万方23口,日产超过10万方7口,进行试采4口,2012年产量约2500万方。
2012年我国部分页岩气资源评价井实现了商业化试生产,并基本掌握了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页岩气勘查已累计投入70多亿元,施工钻井80余口,水平井20余口,并在四川、重庆等地获得了高产井。2012年通过天然气管网销售页岩气1500万立方米,累计销售3000万立方米。
中石油人士表示,从目前的产量看,要实现页岩气资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确定的2015年页岩气产量65亿立方米难度较大。该人士认为,我国页岩气开发对资源的准确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完整成熟的开发技术形成也还需要一段时间。此外,基础管网、消费市场、产权市场等的培养还有一个过程,目前开采的经济性还难以评估。
产权流转渠道亟待建立
尽管页岩气发展远景值得期待,但业内专家认为,近期应把重点放在掌握资源、形成完善配套技术、培养消费和产权市场上,而不宜急于推进产业化,还需要5到10年才能实现页岩气的大规模产业化开发。
“目前国家只进行招标还不完善,如果没有退出渠道,投资人也会有顾虑。”中石油人士认为,在页岩气资源形成过程中,如果企业不愿进行后续开采,应当有合适的退出渠道,即建立完善的页岩气矿权转让市场,让接续投资顺利进行,才能为企业扫除后顾之忧。
从此前两轮页岩气招标结果来看,国有企业是中标的绝对主力。包括煤炭电力公司及地方直属能源投资或地质系统企业包揽了第二次招标19个竞标区块中的17个,获得三年探矿权;在最初参加投标的83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1/3,却仅有两家中标。亚化咨询认为,有望在今年拉开帷幕的第三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仍会以国有企业为主。
科尔尼(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人士表示,我国页岩气开发存在勘探周期较长、相关经验缺乏、成本较高等问题,中标企业现阶段的开发之路并不平坦。据了解,目前我国处于页岩气勘查初级阶段,勘查开采成本明显高于常规石油和天然气,也远高于美国页岩气的勘查开采成本。根据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统计,每口水平井的钻完井和压裂成本为8000万元到10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