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发现没有,现在小区和周边拿着展板‘摆摊儿’的中介多了,我们小区超市门口、每个楼的楼口到处都是,是个十字路口就有人站着。”昨天,家住朝阳区安华桥附近的张先生颇有感触地说。据了解,每年天气转暖后,房产中介都会从门店里走出来,拿着贴有房源信息的展板到小区、公园、超市门口去招揽客户。今年,随着“国五条”的落地,客户大幅减少,出来“摆摊儿”的中介更多了。
中介比保安都多
昨天下午4点左右,家住西城区教场口的林女士开车回家。刚从北二环拐到鼓楼外大街,就在滨河路的路口看到两个中介经纪人支着房产租售的展板,还向路人发“单子”。白色的衬衫、白色的展板,夹在一群或推三轮车、或拿块花布撂地摆摊儿的卖水果和卖杂货的小贩之间,特别显眼。
汽车继续前行,开到六铺炕二区的十字路口时,又看到一个穿白衬衫的经纪人。“路口的行人大都是急匆匆赶路的,在这样的地方,能有人愿意听你忽悠房子吗?”对于中介站路口,林女士并不新奇,感到奇怪的是“白衬衫、领带、西裤、皮鞋”——这套中介的标准行头到处都是。
眼看到家了,在教场口路2号院的门口,林女士又看到一个中介在“摆摊儿”。把车停下来,自家楼口还有两个中介在和大爷大妈聊天。就这样,林女士从北二环主路开进居民区,不到1000米的路上,看到4拨中介摆“地摊儿”。
“小区周边和小区内部摆摊儿的中介多了。”不仅林女士有这样的感受,在北新桥交东小区住的赵女士也明显感觉到了。“不说远了,围着我们小区中间这几个楼的三个口,就一个楼口站着至少一个中介,比保安可多多了。”赵女士感慨地说。
为躲城管“打游击”
在教场口路2号院门口摆摊儿的中介姓孙。因为没有什么客户停下来咨询,小孙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他把一摞带有房源信息的“单子”卷成卷儿,插在展板上面,供过往行人自取,而他自己则坐在旁边的电动车上不停地摆弄手机。
据小孙介绍,因为不是下班的时间段儿,路过小区的人不多,小区的居民出入的人数也不多,在这儿“摆摊儿”的效果明显不如在公园门口和超市门口。他以前就经常去人定湖公园东门。但因为最近城管查得很严,公园门口和超市门口不让摆摊儿了,如果被城管逮到了,展板和“单子”就会被没收,没是办法,他只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选地点还是挺费心思的,摆摊一定要选视野开阔、交通方便的地方,因为那里人流多,也容易看到查摊儿的城管。我们有时候在路口,有时候在不容易被发现的小区门口,打游击呗。”
从4点半到5点左右的半个小时里,经过小孙的展板,有的行人会停下来看看,有的人会顺手抽走一张“单子”,但没有什么人和小孙攀谈。小孙无奈地说:“再等一个小时,看6点左右下班的时间,有没有客户,如果没有,明天就不来这儿了。”
“摆地摊儿”也无奈
既然宣传的“效果”并不好,还有被城管驱赶甚至没收物品的风险,为什么还出来“摆摊儿”呢?对于这个问题,小孙没有正面回答。
“谁不知道坐在有空调的门店里舒服呀,出来摆摊儿对我们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一家中介的店经理苦着脸向记者介绍说。据他介绍,出来“摆摊儿”在他们内部比较正式的场合被称为“社区客户开发”,摆摊儿开始多起来是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什么从那年开始多起来呢?主要还是那一年受政策影响,中介的业务有些不好干了,那个时候没人敢买房了,有些门店都因为没生意而倒闭了,剩下的中介为了找客户,必须从“坐着干”变成“站着干”。
“现在,差不多每个中介公司对中介人员都有工作量的要求,规定一天要带多少客户,打多少个电话。那些没有客户的业务员,就只能出来摆摊儿。”这位店经理进一步解释说。
现在摆摊儿的中介比起以往显得特别的多。这位店经理认为还是与目前的市场不好有关。“现在,受政策影响,买卖双方都有观望的心态,一些房主并不着急卖房子,一些客户也不愿意来看房。我们不能坐在门店里等呀,主动走出来和客户沟通呗,即使没有成交,也赚个人气。”
另外,他还向记者介绍,“以前,出门摆摊儿的经纪人大多是新来的经纪人,因为他们手里没什么客户。现在不同了,很多门店的经理都出来了,市场不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