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日前宣布,对机关科研管理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力求“用一流的管理产出一流的效益”,“用一流的管理为创造一流成果、培养一流人才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中科院公布的改革方案,将按照“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扩大研究所和科研人员创新自主权;设立科研业务管理和综合职能管理两个序列,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新设院教育委员会、科学思想库建设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发展咨询委员会等4个委员会,统筹全院科教资源、院士群体和科技专家智力资源。
中国科学院1949年组建,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直属研究机构、10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212个野外观测台站,全院科研人员达5万余人。
但院机关的业务管理部门既有按照学科,又有按照工作性质来设置,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经费切块管理方式也带来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方面问题。
中科院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研究单元的协同合作,难以发挥跨所、跨学科统筹布局集中协同攻关、解决多学科综合性重大问题的优势。另外,把研究所按条块划分给业务局联系和管理,把经费切块分配给各业务局,必然会带来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和利益性考量。
针对中科院机关科研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早有内部人士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2月,有研究所负责人通过中科院院长信箱反映:“目前院机关除了综合管理部门外,专业局的管理方式依然是按条块式划分,不利于发挥科学院的整体优势,解决多学科综合性重大问题。目前所有项目(包括先导专项)都是按大的学科来安排。例如有的研究项目,仅仅靠地质、大气、环境的学科可能有局限,如果加入化学、物理、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力量,也许更容易突破。”
前不久,国际知名地球化学家、三亚深海所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丁抗也向中科院院长反映,深海探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多学科配合协同的工作,其中深潜技术属于高技术领域,在海底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发现新物种的研究又属于生物领域,研究海底地质构造又涉及资环领域,然而深海所属于高技术口管理,需要创新管理方式,协调并有效集成院内研究优势。
据中科院介绍,目前,院机关已按改革方案组建了科研业务和综合管理两个序列的组织机构,各部门内设机构和人员岗位调整也已基本到位,需要审批的有关事项正在履行报批程序。
此外,院机关各部门职能梳理和工作移交、办公用房和联系方式调整、公文运转和文档移交、印章使用、财务资产、安全保密等各项工作也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将在5月底以前基本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