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生活 >> 低碳·标准 >> 能源环保 >> 正文
世界“能源实验室”的挑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647    更新时间:2013/6/5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6月的中国,两个国际性的盛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在中国西南四川平原的成都,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即将在6日拉开大幕;在中国东部的北京,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下称“园博会”)正开得火热。

  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是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人们对于现实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共同的抉择。

  《财富》全球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的新未来”,关注能源革命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园博会的主题是“绿色交响、盛世园林”,同样把目光聚焦在新能源上。

  “中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一,其能源消耗也是世界第一。”即将在《财富》全球论坛发布的《以可持续的能源推进中国的发展》报告(下称《能源发展报告》)称,在力争打造一个基于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仍会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因此,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的“能源实验室”。

  “锦绣谷”的节能探索

  在北京园博园里,有一个占地数百公顷的生态风景园林,名叫“锦绣谷”。站在观景平台上俯瞰锦绣谷,花海、叠瀑、流泉、亭台,尽收眼底。

  与以往园林建设不同,锦绣谷的建设没有挖大湖、堆大山,而是因山就势,随高就低,做到土方就地平衡。

  在中国科协上周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丘荣介绍,节约型园林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和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经济效益。

  “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略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丘荣说,节约型园林既要做到建造上节约,也要做到养护上的节约。

  园博会主展馆设计施工总工程师苏诗略告诉记者,“生态、节能、环保、科技”一直是园博园建设的重要理念。

  苏诗略以园博会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主展馆为例说,该展馆参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最高等级——三星级标准,就绿色照明、冷热源系统、节能环保建材、雨洪利用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新能源、信息及管理系统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如采用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新型户外LED大屏幕显示系统,具有结构轻薄、IP防护等级高(可达到电子显示屏最高等级IP67)、散热性能好、运行稳定等特点,相比传统显示屏节电20%以上。

  “受限于国家政策,发的电不能联网,电多了又不能储存。主展馆便采取了分布式能源站——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技术。”苏诗略介绍,该技术可使能源利用效率达到70%以上,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至少900吨,减少用电29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消耗2713吨标准煤),相当于每年植树5.4万棵。

  说到燃煤,这是让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最头痛的一件事。年初的持续雾霾天气让北京人记忆犹新。北京市环境保护局31日发布201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称,去年虽完成减排任务,但污染物排放增量巨大、人口资源矛盾凸显。

  “目前北京市污染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每年污染减排速度都是艰难“跑赢”污染排放增量,污染物排放量虽有下降,但仍大大超过环境承载力,减排压力巨大。”北京市环保局环境监测处处长刘贤姝说。

  统计显示,2012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达到17801亿元,常住人口增加50.7万人、达到2069.3万人,机动车保有量约520万辆。“这大致相当于全市污染物排放量在2011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小到中型城市的排放量。”刘贤姝说。

  环境保护部4日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由于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目前全国半数城市空气不达标。

“中国已经意识到没有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发展报告》说。

  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介绍,1982年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约为5亿吨标准煤。而如今,中国的能源年消耗量已接近37亿吨标准煤。

  1982年,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仅有50千兆瓦,今天这一数字已接近1.16兆兆瓦。在此期间,全国能源消耗增长了7倍多,超过美国。

  同时,中国的人均GDP在过去30年间增长了20倍,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到300美元增长到今天的近6000美元。李俊峰分析说:“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能源消耗增长势不可遏的两大原因。”

  伯克利能源与资源合作组织的研究显示,今天,中国的能源需求占全球能源需求总量的12%,其能源消耗增速较世界其它地区高出4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生产国和消费国、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天然气消费国。

 


  世界观察研究所的报告称,目前在中国总体能源结构中,包括水电和核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约占9%,其余的91%均来自化石燃料。当然,我国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无法改变的事实上,鉴于中国可观的煤炭储量,化石燃料将在其能源结构中继续占据主要地位。这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继续依赖化石燃料。

  经济学人智库预测,2009年,中国总能耗的70%由煤炭供应,随后依次为:石油19%、水电6%、天然气4%。预计到2020年,中国煤炭消耗还将增长35%。

  另一个值得警惕的是,“黑色”产业向西部转移。

  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丁仲礼等专家所开展的“中国西部环境与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发现,就在东部主要省市“去工业化”的同时,西部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则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地方GDP的增长。

  “由于存在东部地区‘黑色’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可能性,西部地区绿色发展面临着解决过去环境问题和应对未来环境风险的双重挑战。”研究发现,2000至2011年间,西部地区工业产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13.90%增加至18.80%;中部六省工业产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19.10%增加至21.30%。

  研究发现,目前西部发展主要依赖第一和第二产业。以单位GDP能耗为例,2011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最低的是东部地区的北京市和广东省,为80公斤/100元左右;而全国单位GDP能耗最高的是西部地区的宁夏和青海两省,分别为400公斤/100元和320公斤/100元左右,是北京和广东地区水平的5倍和4倍。

  在整个西部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9倍,单位工业增加值污水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8倍。

  节能减排需多种举措

  对化石燃料的严重依赖,给公众健康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据美国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估测,中国每年GDP的11%或将耗费在环境退化、污染和相关的健康问题上。在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榜单上,中国占有六席。中国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遭受酸雨的影响。

  让詹博睿感到欣慰的是,“中国正在行动。”

  中国政府前不久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靠能源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全面提升能源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

  《能源发展报告》称,2011年中国对清洁能源的投资高达52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国之一,并在太阳能领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继续扩建规模业已宏大的水电,以及在强化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核电装机容量。

  统计数据显示,从1980到2011年,中国的能源消耗年均增长5.82%,却支撑了GDP年均10%的高速增长。在2006-2011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下降了20.7%,相当于节约了7.1亿吨标准煤。

  杜邦公司曾参与了《能源发展报告》的编写。据杜邦高性能聚合物部门大中国区汽车相关业务经理彭若明介绍,在节能方面,杜邦已经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在位于上海的杜邦中国研发中心,工程师们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设计技术(CAE/CAD)来进行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及性能优化。

  “减轻车身总体重量会显著降低汽车的能耗。”彭若明说,“采用塑料替代金属生产零部件,通常可以减重约30-50%。大体来说,汽车每减重50千克就能减少5克左右的碳排放量,并提升2%的燃油经济性。”

  在市场化的社会中,如果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成本高于现有的能源形式,就难以获得成功。

  对此,《能源发展报告》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也提出了建议,比如,光伏产业唯有通过提高效能、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总体安装成本,才能更高效地为社会提供最便宜的电能,政府可以帮助本地厂商使用更少的材料,生产使用寿命更长的光伏电池板。

  对于眼下的节能减排,丁仲礼等专家认为,东部转型中的成功经验和困难与教训,应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借鉴,更重要的是,东部以何种方式实现转型和绿色发展,对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假如东部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是以污染产业向中西部的迁移为前提,则将对中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并影响整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丁仲礼等专家还建议国家设立绿色发展基金。该基金将被用于省级和地方层面的绿色发展及创新,鼓励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在地方层面,基金则将主要用于对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企业的直接经济补贴,以及用于以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相关活动和工程建设。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