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银行牵头、多家国际机构共同撰写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需要将每年的能源支出增加一倍或两倍(约为4000亿美元),才能满足联合国制定的2030年全球实现清洁和现代电力的目标。目前,全球约12亿人口仍然用不上电,这相当于印度人口总数;约28亿人口要依靠木柴、秸秆、粪便以及其他材料取暖和做饭。世界银行指出,除非解决这些能源贫困问题,否则实现清洁电力目标就是空谈,甚至此前做出的努力也将功亏一篑。
报告直截了当地阐述了大家不忍面对却又必须面对的几个真相:
1、人口猛增影响能源发展
虽然各国都在努力解决能源贫困,但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多国长期“无电”的状况实际上没有改变。
1990-2010年间,约有16亿人口获得了清洁的燃料和电力,但因为这段时期,全球人口数量增加了170亿,而且大多数生活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所以“功过相抵”,“供不应求”的问题依然在扩大。
世界银行副行长拉切尔·凯特表示,电力发展速度至少要翻一番,才有可能赶上2030年人口增加的步伐。
有不少研究认为,全球人口数量在本世纪末达到100亿后,会出现零增长。但来自美国圣塔菲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和美国耶鲁大学的3位专家通过创建人口与能源负向关系的模型证明,能源或粮食供应短缺等状况会导致世界人口达到100亿之后,进入另外一个快速增长周期。
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专家奥斯卡·伯格表示:“1960年以来,全球人口增速远高于可用能源的总增量,所以人均可用能源持续减少,并且这种状态将一直持续下去。在全球人口总量达到100亿以后,的确可能出现短暂的零增长,但由于能源供给不足,世界人口将在短暂的零增长后进入飞速增长的阶段。”
2、飞速成长的发展中经济体问题更多
近10年来,中国和印度是亚洲发展速度最快的两大发展中经济体,然而这种飞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更多。两国均面临着能源贫困的挑战:目前,中国6.128亿人口缺乏取暖和做饭的清洁燃料,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而印度约有3.062亿人口无电可用,约7.05亿人口依赖木材和生物质过活。
近年来,作为全球排名第二的能耗大国,中国在能源效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33%的能效水平仍然大大落后于多数发达国家。
此外,“雾霾污染”也成为中国快速成长无法忽视的问题。工地扬尘是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也是影响民众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中国正在推动城镇化进程,大量拆建工程相伴而生,并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
汽车尾气、燃煤供暖、工业排放、工地扬尘,秸秆焚烧等是引发雾霾的主要原因,而综合治理无比复杂。事实上,人们不喜欢雾霾,但也不愿意放弃汽车;人们讨厌扬尘,却也希望房子多盖一些。雾霾不仅是环保问题和经济问题,更是中国的纠结与挑战。
而另一个快速发展国家印度始终在和电力产业斗争。1990年以来,该国电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去年那场震惊全球的大停电事故无疑是“自抽嘴巴”,更将印度电力改革推上了风口浪尖。
3、能源生产国无法“自给自足”
能源稀缺国面对“能源贫困”无可厚非,但眼下一些能源生产大国也无法为本国提供足够的燃料和电力。
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尼日利亚,约8240万人无电可用,数量仅次于印度。此外,尽管尼日利亚拥有非洲大陆最丰富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但该国仍有约1178万人需要依靠木材和生物质生活,这是因为由于缺乏生产和输送天然气的完善基础设施,大量天然气白白被燃烧浪费掉。
另一个同样面临贫困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虽然该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量,2011年更是成为第八大天然气出口国,但印尼至今仍有1312万人以木材和生物质等材料维生。
4、可再生能源贡献微乎其微
目前,太阳能和风电是全球炒得最火的两大可再生能源产业,1990年开始,全球风电年均增速约25%、太阳能约11.4%,但太阳能“遇冷”、光伏产品“双反”、风电补贴取消等问题,仍然给这两个产业带来很大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可再生能源对全球需求的贡献微乎其微。
数据显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全球能源消费量的贡献量不到1%。
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约18%。世界银行指出,到2030年至少要翻番至36%才可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按目前发展速度,仅可能增加1.4%,离最终目标十分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