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节约集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提速,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资源、生态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耕地保有量逼近红线,部分矿种对外依存度超过50%;全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地区占陆地面积已达55%,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国土开发程度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资源节约集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节约集约,从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转化成国土资源管理的现实手段,并最终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资源节约集约的伟大事业,用不断奔跑实现新的跨越。
尤为令人欣慰的是,自2009年发起,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在社会营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氛围搭建了有力平台。在这一平台下,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厉行节约蔚然成风,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应有之义。
3年多来,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这项“阳光事业”,不断集聚“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并在“节约大战略”的号角声中不断发扬光大,使经济社会发展更高效、更健康、可持续。
集聚“好声音”,让节约集约成为各方面自发行动和共识
“在国旗下我们庄重承诺:坚决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坚定不移走节约集约之路……让山河见证,请人民监督”,一年多前,101位市长县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豪言壮语,今天听起来,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回顾3年前,国土资源部发起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目的是要搭建平台、设计抓手,通过一套完整的体系架构推动政府、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用矿,并推动在全社会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舆论环境。
从2010年6月25日开始,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以实实在在的效果赢得广泛认可,以大张旗鼓的表彰、宣传铺展开来。
创建活动办公室负责人说:“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以创建活动为平台,以评选表彰为主要抓手。一是通过激励机制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广泛参与,改变‘一家管、大家用’的传统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二是以创建促改进,推动各地的改革创新,形成制度供给,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三是通过系统总结梳理,设计可衡量、高标准的创建标准和制度体系,形成资源节约集约的科学管理体系;四是通过广泛的表彰、宣传、教育,为节约集约营造了良好氛围,凝聚社会共识。”
在实践中,创建活动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把资源节约集约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一些地区把节约集约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指挥棒”,成为引领科学发展“风向标”。不少地方发起了“节约集约社区宣传月”、“节约集约高校宣传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节约集约话题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内蒙古阿荣旗开展“五进一提”节约集约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提升社会各界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和氛围;湖北崇阳县以手机短信方式向全县推广 “以‘超市’方式整合资源”的节地模式……从东海之滨到西部内陆,从北国边境到南国之城,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倡导声里,专家学者、企业、个人和媒体也纷纷参与其中。
2012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论坛上,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献计献策;各级媒体充分发挥重要的宣传和导向作用,大力宣传报道;一些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在当地的媒体上发出倡导……
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国土资源部因势利导,充分凝聚共识——今年4月,国土资源部在第二届模范市县实地考核期间,向100多个市县进行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宣讲。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构想,通过‘评一批、带一批、推一批’,形成有盼头、有动力、节节高的滚动发展态势。”创建活动办公室负责人说:“实践证明,一方面,这一构想得到了实现,除了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对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给予了更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资源节约集约的社会参与度和认可度大大超乎了大家的想象。
在全国和各地两会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节约资源疾声呼吁。“过度消耗资源和土地的粗放型发展难以为继,对大规模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依赖难以为继”,“保护资源、保护耕地”的认识留在更多人的脑海。
在有声有色的创建活动中,一种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社会力量悄然形成,绘就了一幅“由国家战略——各级党委政府的自发行动——形成全社会共识”的美好画面。
传递正能量,在探索实践中汲取制度建设“养分”
实践出真知。随着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国家层面的制度体系建设获得了“最为新鲜的血液”。
在创建活动中,各地推出了一连串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践探索,好经验好做法推陈出新、层出不穷。北京平谷区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打造京东绿谷;天津北辰区农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三区联动”推进节约集约;湖北崇阳县多措并举优化发展用地布局,带动低效闲置土地的二次节约;河南焦作将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建成生态园等城市休闲场所,大力引导生态文明建设。
在矿产资源方面,江西省崇义县推动矿产资源和现有矿山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钨资源集聚,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辽宁省凤城市将“三率”指标的监管落实到每个矿山企业,引导企业自觉将加强“三率”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目标之中,促进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黑龙江省萝北县采用“集中开采,统一供矿”模式,由政府控股的采矿公司独家供矿,避免了滥采滥挖现象的发生……
其中,一些具有开拓性的创新经验脱颖而出,并形成了很好的“涟漪效应”。以浙江省永康、绍兴等地最先启动的“亩产论英雄”为例。如今,这一实践在浙江全省范围内得到强化,前不久出炉了《浙江省“亩产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全面提出以“亩产税收”为杠杆,倒逼“效益低下甚至零产出的企业”进行用地结构调整优化。
2011—2012年间,国土资源部对首届节约集约模范县创造性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提炼,共归纳梳理出45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好模式和79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好机制,为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奠定了基础。
在首届模范县市表彰过程中,地方的探索创新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这些好的做法为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全局性工作的开展,都提供了新鲜经验。”
在创建活动的平台下,一个“以创建促改进、以创建促整合、以创建带工作”的正向螺旋正在形成。各地的实践创新形成的制度供给,进一步推动节约集约制度建设和国土资源利用水平的提升。
“这些突出特色的创新和探索,极有可能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找到未来的方向和出路,尤其为制订工矿废弃地复垦、低丘缓坡开发、填海造地、城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闲置用地处置等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一位地方国土资源工作人员说。
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统计局等单位,不断建立完善节约集约的指标标准体系,为进一步推动节约集约用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还有一份惊喜是,在全国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的示范带动下,各地节约集约的激励性政策探索遍地开花。
在东海之滨,江苏开展了省级模范县(市)创建,全省有10%的县(市、区)获此荣誉。在长江之南,江西省连续3年开展了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市、区)、依法用地模范县(市、区)两项创建活动;安徽马鞍山市开展“四模联创”,加强“四级联动”将国土资源管理由部门行为上升为党委政府行为。在西北边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团场创建活动”同样风生水起。
吹响冲锋号,持续改革创新,形成全过程节约管理
时至今日,持续3年的创建活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在全国组织了115个试点,共评选出200多个国家级模范市县,引导170余个参评市县将节约集约指标纳入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全国1000多个市县成立了以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机构。
我国的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消耗的新增建设用地逐步降低,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不断突破,部分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已然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社会认可度迅速提升,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规划、机制、标准、评价等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链条也基本完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已经成为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最强有力的平台。
这项活动还将在改革创新中进一步推进。“我们的计划是,经过10年评选,到2020年,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要产生1000个模范市县、100个模范标兵,全国建成一半以上的示范省。通过典型示范、经验积累,以及由典型示范带动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显著标志。”创建活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恰逢此时,中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落实节约集约国家战略勾画出新的蓝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并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今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再次要求“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
面对新时期新任务,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将面临着如何在改革创新中持续发力。
对此,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运用科学规划、市场配置、标准控制、监测考评、制度平台等手段,不断提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将节约集约指标纳入地方政绩考核体系,促进各级干部执政理念的转变,形成内生动力。
作为节约集约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创建活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一是加强创建活动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加强指标标准建设,将节约集约拓展到国土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指标标准的调控、引领和规范作用;三是以创建活动为切入点,推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格局的建设,继续促进地方党委、政府成为推进节约集约利用主体;四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持续推进节约集约社会共识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