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傍晚6点半左右,在无锡太湖边上,两发装载有碘化银的人工增雨炮弹,被打上了8000米的高空。随后,一场噼里啪啦的大雨从天而降,锡城不少地方降雨量都超过了30毫米。随着这次成功的人工增雨,人们想知道人工增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有趣过程呢?昨日,无锡气象台的专家向记者讲述了人工增雨背后的故事。
不是“人工降雨”,是增雨
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利用人为因素让老天爷下雨被称为“人工降雨”,但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锡气象台法规处朱主任说,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准确来说应该是“人工增雨”。
据朱主任介绍,所谓“人工增雨”,是指在本来就要下雨的气候条件下,用火箭炮将含有催化剂的炮弹射入高空,然后在高空释放催化剂,达到让本来就要落下的雨水量变多的效果。曾有专家统计过,一般来说,每一炮可以催生十亿雨滴。
“并非任何时候,都能进行人工增雨。”朱主任说,一般来说在人工增雨前必须要有适宜的云系,即“雨做的云”,也即人工增雨必须要顺应自然,只能让雨量增大,而非“从无到有”。
人工增雨究竟该发射几枚炮弹,也要由云系的大小来决定。有时,炮弹发得过多,非但不能达到增雨的过程,甚至可能形成削雨。
过程虽然有趣,但也有风险
以前天的人工增雨为例,气象局在定了计划后,就安排了8个技术人员,自带干粮提前来到了选定的地点蹲守,并对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实时监控。
“同事们一直蹲守到了前天下午,才发现了一朵‘雨做的云’正在向无锡移动。”朱主任说,技术人员先是将这一情况向航空监管部门进行了申请,在确保降雨时段不会有飞机经过后,发射人员选在计算好的时间,将装有碘化银的炮弹通过火箭炮射向了8000米外的高空。
“这时候你就可以听到一声比爆竹声还要响的轰鸣声。”朱主任说,紧接着碘化银就像烟花一样在高空中散开,幸运的话,噼里啪啦的大雨就会应声而下,出现气势磅礴的雷雨天景象。
人工增雨虽然听上去很美,但发射过程也存在一定风险。记者了解到,人工增雨需要使用炮弹,所以安全问题很重要,其次炮弹的碎片会分散到大地上,所以人工增雨的地址一般都会选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比如前天他们就将地点选在了太湖边。“不过市民也不用过于担心。”朱主任表示,发射后的炮弹碎片重量相当于鞭炮屑那么重,即使落到人身上也不会造成伤害,且人工增雨区域将会拉起警戒线示警。
费用不低,一次超万元
在持续高温的夏天,来一场人工增雨可以迅速降温,不过这降温的代价也不小,据气象台相关人士透露,人工增雨的装备比较昂贵,包括2台运输的装备车,外加霸气十足的火箭炮和装有碘化银的火箭炮弹。他们用火箭炮进行人工增雨每次花费都超过万元,而有些面积更大的省市甚至需要租用飞机,通过在云中播撒碘化银等催化剂来进行人工增雨,这样的成本就更大了。
据了解,今年无锡只进行过2次人工增雨,一次是在今年6月份,是为了缓解干旱,第二次就是在前天傍晚,是为了应对连日的高温。根据今年的气象情况来看,在未来一个月内,无锡如果条件允许,将继续进行人工增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