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生活 >> 低碳·标准 >> 时政动态 >> 正文
甘肃西和:文化资源富集县如何现代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875    更新时间:2013/8/12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至七月初七,在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甘肃省西和县,未出嫁的姑娘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

  这就是在西和县流传2000多年,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活化石的“乞巧节”。如今,“七巧文化”已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和县也已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8月7日,这一祭祀歌舞仪式被搬到了北京,为中外宾客献演。“我们希望‘乞巧文化’能够成为西和独特文化魅力的一张新‘名片’。”西和县县委书记周子强对记者说,西和县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希望借此探索出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文化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堪称一绝的“乞巧文化”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总人口42.05万人。

  这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西和县生产总值23.56亿元,财政收入2.61亿元。工业增加值只有3.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400元。

  西和县归陇南市管辖,是陇南9县区之一。“西和的经济状况其实和陇南的整体经济状况差不多。”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对本报记者说,所谓的经济总量,主要是看GDP,而GDP又主要是看工业增加值。在工业经济方面,陇南与全国其它地级城市差距很大。

  “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当地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生活。”孙雪涛说,特别是在生活环境方面,大家感到很满足,这里生态良好,食品安全,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5·12”特大地震后焕然一新。可以说,这是一个大山深处的地方,人民非常纯朴善良。

  而最让孙雪涛“得意”的,是发源于西和的“乞巧文化”。乞是乞求,巧则是心灵手巧,“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乞求幸福的意思。

  8月13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这个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有着牛郎织女的传说,有着乞巧、观星的民俗,汇聚了浪漫和传统。

  与国内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西和的“乞巧节”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到七月初七,连续七天八夜,历经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7个环节,姑娘们乞求“巧娘娘”赐给自己聪慧、灵巧和好运。

  西和的“乞巧节”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堪称一绝。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认为,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型民间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近年来,山东、河北、广东等地都有类似的“乞巧节”庆活动,但原生态的乞巧文化和民俗少之甚少。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曾亲自考察过西和的“乞巧”仪式,他问现场唱歌的小姑娘,是什么时候学会唱这歌的,是不是因为要组织这次活动,才教你们唱的,小姑娘说是小时候奶奶教的。

  “最好的传承保护方法,就是活态的,就像西和这样。”叶春生说。

  周子强告诉记者,西和虽然是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除了乞巧文化外,伏羲文化、仇池文化、先秦文化等文化资源都已经不断被挖掘、开发出来。

  “陇南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文化的优势资源转化成产业资源,陇南的发展就有望了。”孙雪涛说。

  做大“四个产业”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西和眼下最迫切的就是发展、跨越、赶超。周子强承认,今年总在他脑子里打转转的就是如何推动产业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目标决定成效。”周子强说,尽管这几年全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大口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但“这仅仅是低基数上的快增长,要缩小与兄弟县区的发展差距,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压力非常大。

  周子强告诉记者,西和县明确提出做大“四个产业”。

  西和县自古以来林木茂密,山清水秀,资源富集。有铅、锌、锑、铜、铁、金、银、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硫磺及油页岩等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周子强说,矿产资源开发将是西和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目前,西和县青羊矿业公司铅锌采矿技改、华辰商贸公司铅锌浮选生产线技改、中泰矿业公司贫残矿综合回采项目完工,引进了山东黄金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大桥金矿采选项目建成已试生产,后川坝金矿即将试生产。

  “但开采黄金还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分散、小打小闹开采的做法,通过招商引资,邀请大企业集团进驻,这样可以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经济效益也会提高。”周子强说。

  孙雪涛也表示,陇南对矿产资源的开发非常谨慎。“如果要开发,一定要先经过严格的环评认定,确保不污染环境。这个地方的矿产开发,一定要服务生态建设的大局。”

  西和要做大的第二个产业是马铃薯产业。周子强告诉记者,西和县已经建立了何坝民旺1000万粒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线,6个一级种薯繁育基地,在崆峒山坡改地建成一个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

  在西和县马寨村,原来都是每家每户各种各的马铃薯,一年一亩地收入不过800多元。2006年,村民自发成立了“民旺马铃薯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多亩。这家合作社还把西和县20个小规模马铃薯合作社吸纳为分社,统一组织开展马铃薯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去年,这家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出租了土地的农民除有租金外,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周子强介绍,通过土地流转力度,目前西和全县共流转土地10.02万亩,其中,中药材全县流转30400亩(半夏24600亩),苹果6110亩,蔬菜2050亩,畜牧养殖流转2370亩,马铃薯50820亩,牧草8020,其他作物(玉米、小麦)430亩。“黄土地”流转成了“金土地”。

  另外两个产业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西和县县长郝爱龙告诉记者,近年来,西和县树立“打文化牌、走生态路,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思路,逐步建成完善了与伏羲文化、乞巧文化、仇池文化、三国文化等有机结合的仇池山、八峰崖、云华山、晚霞湖、隍城森林公园、观山植物园、滨河公园、岷郡山、凤凰山、法镜寺等旅游景点。

  如今,西和县乞巧文化生态文明长廊建设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工程已经完成,按照秦汉风格统一打造的谢庄、姜窑等环晚霞湖乞巧民俗村、乞巧文化生态园和星级农家乐已开门迎客。2012年,西和全县实现旅游接待收入1.6亿元,累计接待游客35.2万人。

  打造“乞巧”产业链

  “此次,我们不单单是到北京来开一个研讨会而已,更重要的是让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发与‘乞巧’有关的产业,特别是民间的香包、剪纸等一系列文化产品。”孙雪涛对记者说。

  孙雪涛更希望借助文化品牌,带动陇南特色产业的发展,如核桃、苹果、花椒、橄榄等,“陇南的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80%,初榨油的品质已经超过从希腊、西班牙等国进口油的质量和品质。”

  一个贫困地区,挖掘和开发传统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推动?对于这个疑问,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主任苑利对记者说,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方法是“向前走”,比如通过搞电脑、网络,可以赚到很多钱。还有一种方法是“往后看”,通过继承传统来使自己步入现代化的进程。

  “我们讲的现代化,实际上不是指生活模式,而是一种思想。”苑利说,不管通过什么方式,都是可以进入现代化的。而像西和县这样传统文明这么发达的地方,要和别人拚现代化,不应该是技术,而应该是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东西。比如,通过乞巧,会让人们认识到女红的重要,就会在现实中重视和发扬、发掘女红。

  “依以往的经验看,作用是很大的。”苑利举例说,如甘肃庆阳的香包做得很好,一直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帮助他们做,带动了当地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庆阳也成为亚洲著名的手工艺名城。

  苑利认为,“乞巧节”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真正要打造的不是“乞巧”本身,而是透过“乞巧”,把女红带动起来。只有这样,“乞巧”才更有价值。

  8月7日,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区首席代表汤竹丽也在北京对记者表示,文化传统有正面意义也有负面意义,最具正面意义的包括艺术遗产,如当地手工技艺、舞蹈、音乐、节庆和其他女性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艺术形式。

  “保护世界多元文化是联合国工作基础之一,事实上很多条约的声明都明确指出,每种文化都具有其尊严和价值,应该被尊重和保护,并且每个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来发展自己的文化。”汤竹丽说,当女性在政治经济层面被赋予权利,因而得以参与决策的时候,她们能直接贡献和影响关乎家庭和社区的决策,对家庭和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期待有一天,陇南乃至全中国的女性志向高远,努力成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成为大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甚至成为中国的国家主席。对我而言,这正是乞巧的终极意义所在。”汤竹丽说。

  周子强告诉记者,西和县已确定在“十二五”期间,通过“乞巧文化”这个平台,建设以西和县为核心区域,辐射陇南地区的“乞巧文化”生态保护区。

  “目前已有2家企业表示愿意参与建设西和‘乞巧文化’产业园,把饮食、旅游等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乞巧文化’产业链。”周子强对记者说,到“十二五”末期,与“乞巧文化”相关的产业产值有望达到2亿元。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