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9日晚发布消息称,到8月20日,人类已经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也就是说,在2013年剩下的4个多月里,人类进入了生态超载阶段,在生态赤字的状态下,人类将透支自然产品和生态服务。
WWF将8月20日定为2013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又称生态越界日、生态负债日)。“地球生态超载日”由WWF的合作伙伴全球足迹网络发起,旨在提高人们对生态“超支”的认识,鼓励大家积极采取可持续的行动。
“中国的生态足迹状况同样不容乐观。”WWF称,尽管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大大低于欧美国家,但已经是其自身生物承载力的2.5倍。这意味着中国人需要2.5个中国的自然资源量才能满足需求;同时,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全球最大。
1961年,人类只消耗了地球上大约三分之二的可利用的生态资源。当时,大多数国家拥有生态盈余。然而全球消费及人口数量都在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求超过了地球资源再生的能力,这一情况就是生态超载。
WWF称,虽然经济、人口和资源需求在不断增加,但地球的规模却保持不变。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当全球生态超载成为现实时,人类不是靠生物圈每年产生的“利息”生活,而是一直在吃着生物圈的“本金”。
如今,世界上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资源消耗超过其生态系统再生能力的国家。这些“生态债务国”或者正在过度消耗自身的生态资源,或者是从别处获取这些资源。
2012年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人类目前每年消耗着1.5个地球的生态资源,并且到2050年之前将达到2个地球。在生态系统开始退化并可能崩溃之前,生态超载只能维持有限的时间。
如今,生态超载的影响已经日益显现:水资源短缺、荒漠化、水土流失、农田生产率降低、过度放牧、森林采伐、物种迅速灭绝、渔业崩溃和全球气候变化。
WWF称,并不是所有国家消耗的生态资源都超出其生态系统的提供能力,但即使是“生态债权国”的资源储备也在随时间而缩减。巴西拥有最大的生态资源储备,但这些资源正逐步受到侵蚀。澳大利亚的资源储备同样在迅速流失。马达加斯加和印度尼西亚也因为自然保护区的缩小而面临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
WWF的研究显示,生态超载带来的一个主要影响是气候变化——由于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吸收能力。
WWF全球总干事吉姆?利普表示,通过改用清洁、充足的可再生资源(如大阳能、风能等),我们能够战胜吞噬海洋与森林、污染空气的污染排放物,以缓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家庭消费将成为未来中国生态足迹的主要增长点。”WWF中国首席项目总监李琳认为,中国人亟需从现在开始改变消费模式,适度消费,减少浪费,选择资源节约、符合生态环境可持续标准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