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林文辉这几年一直在内蒙古闯荡,作为一家矿山机械企业的业务代表,林文辉跑遍了内蒙古的主要城市,也很享受在内蒙古开着越野车到处跑的生活,不过现在他选择了撤离。
“没办法,煤炭价格走低,煤产量严重过剩,很多煤矿都关掉了。”林文辉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矿山设备业务就越来越难做,今年压根就没办法再继续做下去。
随着能源价格的走低,今年以来,能源大省内蒙古的工业利润和经济增长也随之陷入低潮,上半年内蒙古经济增速更是创下了十年来的新低。
上下游反转
人们常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仅仅两三年,经济形势就大不同。仅仅在两年前,由于煤炭等能源价格的走高,处于上游的内蒙古陕西等地的工业利润保持快速增长,而处于下游的广东、浙江的工业利润则不断走低。
但现在,上下游的形势则发生了根本逆转。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稳步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面缩小。全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644.51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利润2196.96亿元,同比增长25.7%,增幅比一季度提高9.5个百分点。
在浙江,前五月,浙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101亿元,同比增长12.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1.7个百分点。
“能源价格对上下游地区的工业利润确实可以起到一个‘跷跷板’的作用。”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说,中国对煤炭能源的依赖度比较高,前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以煤炭也十分畅销,很多煤老板到处找火车皮运煤。而从去年以来,中国经济明显放缓,原先煤炭产能很大,供大于求,再加上石油、煤炭进口渠道的增多,因此煤炭的价格也随之下调。
与之相反,位处上游的内蒙古等能源大省工业利润则相当“惨淡”。统计数据显示,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5%,较一季度下滑5.3个百分点,创2005年以来历史新低。
同期,企业资金流呈紧张局面,应收账款净额持续增加,亏损企业亏损额累计达76亿元,亏损额处于历史同期水平最高位,是企业正常经营阶段同期的3倍左右。
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对本报分析,能源材料对内蒙古经济贡献最为明显。今年前五月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材料、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十分明显,六七月虽略有回升,但幅度也非常小,因此工业利润也随之走低。
彭澎预计,粤浙与内蒙古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这种格局短期内仍将持续。前两年经济高速增长,煤炭能源价格的定价权在卖方市场。而现在只要经济增速不超过9%,能源的定价权仍由买方市场、下游企业决定。“而现在经济逐渐稳定下来,短期内要超过9%也不大可能。”
转型之难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滑的同时,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也明显放缓。
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7087.55亿元,增长9%,比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个百分点,也远低于今年年初制定的12%的增长目标。这一增速也创下了1999年以来的新低。
在于光军看来,经济增速的走低除了能源价格的走低之外,投资建设的减缓也是一大原因。“目前整体建设正处于收缩期,数量化的建设空间扩张越来越小。”于光军说,目前内蒙古城镇化新区建设中,只有两三个重点旗县还有建设空间,总体上来看基础建设、城镇化的饱和度已经非常高。从未来来看,建设方式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转变的扩张,对经济增速的带动也随之减弱。
此外,经过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内蒙古的基数已经比较大,要再高速增长也比较困难。
对内蒙古而言,过去几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尤其是GDP、人均GDP与城乡居民收入的非对称,表现为前者远高于后者。这现象背后是内蒙古经济增长长期过重地依靠投资的拉动,尤其是消费的拉动十分有限。而在产业结构上,目前资源型产业在内蒙古产业比重中过高,尤其是一煤独大,产业多元化明显不足。
于光军说,近几年内蒙古在丰富产业结构、加快转型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在原有产业优势基础上延长产业链,通过资源吸引其他投资,通过发展非资源产业,新兴产业围绕传统产业去推进。例如,在三产方面,传统服务业围绕着城镇化推进;第一产业农牧业的提质、现代农牧业的体系建设也颇有成效。
他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有两个方向,产业本身的丰富和产业的升级换代。自然基础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决定了每个省区在国内的分工不一样,内蒙古的自然条件、人口等因素决定了其不可能发展类似广东、江浙一样的产业结构,而是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