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今天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发布了一份报告,呼吁推进全球治理机构改革,从而让其他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话语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出席发布会。
这份题为《重构全球治理—有效性、包容性及中国的全球角色》的报告,指出了全球治理体制所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崛起后全球力量地缘分布的改变;气候变化、经济不稳定等全球问题的增加;全球公共产品供给需在合法与公平方面得到提升。它还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及其产生背景,并详细解读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克拉克在发布会上表示:“作为世界公民,我们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正共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包括全球气候变暖、传染病跨国流行、互联网战争、跨国犯罪、贸易壁垒,难民以及其他寻求更安全、更有保障生活的人群跨国流动等等。这都有赖于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全球治理机制,以应对这些挑战。”
报告指出,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前全新的全球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中国的发展步伐势必对全球发展产生影响。报告建议中国承担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桥梁作用,并代表发展中国家在事关全球问题的对话中发声。
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报告在政策改革层面就如何使全球治理机构平衡包容性与有效性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确保全球公共产品供给。这包括:
着眼多边改革。在国际组织中建立更透明负责的改革机制,将领导议程与国际组织的机构委托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制定明确目标。
拓展全球思维。通过开展多边对话与论坛,提高世界大国应对人道主义干预、气候变化、金融不稳定等全球关键问题的意识,并加强全球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机制。
促进政策性协调。通过协调全球性、区域性、小多边以及多利益相关方机构治理方案,确保现存政策目标达成广泛一致,避免机构间出现潜在政策不协调现象的可能性。
关注全球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尤其通过在欠发达国家建立特殊机制,充分听取发展中国家的心声。
报告强调,在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全球治理机构作为有能力协调多方利益的组织,在关于跨越国界但平等惠及各国的事务中,应该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例如,在经济稳定性问题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时,更强有力的经社理事会可以帮助联合国加强协调各国经济治理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