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 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迅速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
2012 年国内汽车后市场总产值为4900 亿元,同比增长27%。
“这个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 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渠道部经理驰加、负责人廖初航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高成长连锁企业50 强论坛”表示,按照每台私家车每年在售后服务上创造4000 元的产值计算,三年之后,整个行业产值将达到7000 亿到8000 亿元左右,市场潜力巨大。
竞争加剧
在业内,一般将汽车销售后产生的市场空间称为“汽车后市场”,即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售后使用过程中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如汽车维修、保养、服务以及所需的零配件、用品和材料等。
近年来,中国汽车业飞速发展, 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空间也随之不断增长。尤其是2011 年后,中国汽车市场告别了高增速,进入平稳发展和品牌竞争阶段,整车利润一压再压,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转向利润仍然丰厚的汽车后市场。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已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传统的汽配城以及路边的小型维修店,像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等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也都在不断加大对汽车后市场的投入。
此外,包括米其林、博世在内的跨国企业也纷纷布局中国汽车后市场,他们希望凭借资本、技术、渠道等优势,将国外成熟的品牌连锁模式引入中国。
法规缺失
“中国汽车后市场仍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廖初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还不太成熟。比如汽配城虽然在中国比较集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汽车流通度,但由于质量无法保证,导致假冒伪劣产品较多。
有关调查也显示,在我国,近六成的汽车用户在他们的车辆上发现过仿冒产品。而近几年来,由于使用伪劣零配件而发生事故的车辆占到总事故车辆的13%。此外,除了产品质量问题,服务态度差、费用高、维修技术差等相关投诉也从未停息。
更令业内诟病的是我国汽车后市场标准的缺失。据了解,目前,在我国汽车维修、汽车配件、汽车美容、汽车用品等领域,不仅行业性质的指导规范缺失,甚至连质量标准和定价标准这样的基本标准都没有,导致整个市场乱象丛生。
因此,业内专家指出,加强法规标准建设已成为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不仅要加强汽车后市场法制建设,更要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市场管理体系。
对于这个市场中的每一位“竞争者”而言,最关键的则是要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打造具有自身优势的核心业务。廖初航表示,以驰加的核心业务为例,50%-60% 集中在轮胎、制动及其相关性能的保养业务上,“只要抓住这几个方面并做精、做深,就能留住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