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造土壤能“呼吸” 盐碱地上有花香——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质监局发挥标准化优势服务地方生态建设纪实。
因为首钢的迁入,很多人记住了它的名字——曹妃甸。这里还被称为“一块黄金宝地”,是河北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极”,在我国生产力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要在曹妃甸这片贫瘠、荒芜、缺乏生机的茫茫滨海盐碱地上建设生态城和工业区,需要面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挑战。为此,面积大、低成本且景观效果好的高效植被建设技术,成为迫切需求。
“技术很成功,很有效!”国际著名盐碱地与灌溉专家、国际著名学报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主编J.D.Oster教授近日在曹妃甸考察时如是评价。
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由渤海海底泥沙围海吹填而成,属重盐碱地,加上无自然成土过程,土壤中缺少植物生长必需的成分,适生植物少,生态建设难度大。传统上改良盐碱地主要是采用“客土”绿化,即把外边的良土运进来替换盐碱土,栽树种草。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严重问题。一是成本极高,而且对取土地域的土壤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二是栽种的一些传统耐盐树种因为耐盐能力较低,景观效果也难以持久,经常是“一年绿、二年黄、三年进灶膛”,甚至出现“春天绿化、夏天黄化、秋天白化”的现象。
与该技术相伴随的,是高昂的绿化成本。比如,从简单绿化到多种乔灌草的搭配绿化,其成本为每平方米250~500元,这意味着要完成整个曹妃甸生态城和工业区的绿化,建设费用则需以千亿元为单位。
降低成本且实现绿化植被可持续,是从真正意义上破解曹妃甸盐碱地原土绿化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唐山市曹妃甸区质监局充分发挥标准化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作用,加快制定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业标准化和服务业标准化。
针对以上绿化难题,自2004年开始,曹妃甸区质监局联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唐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局等单位重点开展了耐盐植物的引进、鉴定和品种培育,泥质重盐碱地海岸带原土绿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研究制定了《滨海泥质重盐碱地原土直栽绿化技术规程》、《养心菜盐碱地栽培技术规程》、《围海吹填海沙地原土直栽绿化技术规程》、《滨海泥质重盐碱地刚毛怪柳栽植技术规程》《盐碱地园林绿化施工规范》等省级地方标准5项。今年该局又积极申报了滨海重盐碱地原土绿化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构建了滨海绿化苗木资源库。引进乔木类、灌木类、草花类等耐盐碱绿化植物资源80个,筛选鉴定出适应滨海生态条件的植物资源64个,对绿化乔灌木树种及地被植物种选择、暗管排水淋盐、土壤培肥改良、集雨集墒、覆盖抑盐等技术进行了成功集成,形成了盐碱地原土绿化技术体系。
同时,在工业标准化方面,实现了多项省内创新突破。例如,该局联合唐山开诚航征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制定的河北省地方标准《矿用隔爆型高压软启动控制器》,成为国内首次发布的有关矿用隔爆型高压软启动控制器的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