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生活 >> 低碳·标准 >> 能源环保 >> 正文
德国光伏产业迎来涅槃良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    点击数:806    更新时间:2013/10/23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不久前,光伏产业还是德国制造业中少年老成的明星。当欧元区遭遇危机时,德国的光伏业却一枝独秀,装机容量从2006年的1.9兆瓦提升到2012年的32.6兆瓦,其中绝大部分设备零配件产自德国本土。

  德国的一批新兴光伏企业,诸如SolarWorld,Q-Cells,Solan,Aleo Solar和Conenergy一度支配着欧洲市场,并将产自德国的硬件和技术出口至全世界。

  但现在,局势有所变化,太平盛世结束了。

  来自中国的价格竞争、被蚕食的市场和欧盟对待贸易的消极态度等多重因素将众多德国企业推向生死边缘。因为新能源补贴政策存在变数,德国太阳能装机需求已经下跌,连续数年的增长态势终止。大约每2个月就有一家德国光伏企业破产或被外国竞争者收购。

  2011年,德国光伏制造商拥有雇员12万人,截至2012年底,这个数字已降至8.7万。两年间,德国光伏企业营业额从119亿欧元跌至73.4欧元。西门子(Siemens)和博世(Bosch)这两大“超级公司”也必须依靠削减业务才能存活下来,损失均达到十亿欧元左右。

  近期,中国光伏电池、镜片和模块在欧盟被“解禁”,导致德国光伏制造商收复丢失市场份额的希望更加渺茫。

  面对如此境况,行业改革在所难免。

  问题在于,德国目前仅存的光伏产业能否自我重塑,通过改革回到市场领袖的位置。

  尽管德国光伏业有很多亮点,但观察家们仍质疑,德国太阳能制造业已奄奄一息,企业很难在这个充满活力的领域迅速找到突破办法。

  有学者表示,大量生产模块和电池的硬件生产商离开了德国,仍然留在德国市场中的企业大多正在进行重组。

  比如,此前破产被收购的SolarWorld目前正准备重回市场。但批评家认为,SolarWorld的重组与其说是新的开始,不如说是在压缩规模向市场妥协。而SolarWorld强调,公司正在关注国际市场,并打算放弃德国市场。

  SolarWorld并不非行业中唯一看向国际市场的,毕竟全球光伏硬件市场正在经历繁荣,预计2013年装机将达到6.6吉瓦。来自美国、拉丁美洲、南非和亚洲的企业纷纷将眼光投向国际市场,德国光伏企业的出口比例也从2010年的50%提升到了2012年的60%,并且有趋势表明,这个比例还将继续上升。包括光伏逆变器在内的一些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仍然保持原有竞争力。

  很多德国光伏企业即使在本国挣扎于破产边缘,但在国际市场却发展良好。Phoenix Solar 和S.A.G. Solarstrom是两家巴伐利亚州的太阳能系统供应商,2012年上半年,它们分别转向国际市场并成功盈利。

  但亦有观察家怀疑,德国公司对于海外市场的依赖能否持久。德国的太阳能研究人员认为,德企做出的改变不应是适应海外市场,而应是重新定位。德国企业必须站在智能电网的角度思考,找到与电网重合的新市场定位,客户应该是分布式生产商、行业消费者以及愈加精打细算的居民。

  德国太阳能协会表示,关于技术的竞争仍在继续,发展前沿创新技术能够帮助德企在全球光伏市场保持领先。

  此外,德国太阳能协会的David Wedepohl认为,越来越多的居民和企业希望使用自家屋顶太阳能设备生产的电力,同时,自产型太阳能的成本越来越低,使得这一太阳能设备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今年5月,德国投资2500万欧元,使得光伏储能系统的小规模生产商能够合法获得低息贷款和折扣。

  但即使拥有折扣,储能设施的生产成本仍然高昂。一个4.5千瓦时的储能系统成本为7000欧元,10千瓦时的成本则为1.15万欧元。在贷款项目开始实施的前3个月,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共收到940份贷款申请,需求之大可见一斑。

  尽管KfW认为低息贷款能够起到刺激行业发展的作用,但若想复兴德国光伏行业,这远远不够。除了贷款规模外,申请贷款和折扣的文书处理工作异常繁琐,对行业发展的推进力度不够。

  对于储能设备生产商来说,形势严峻依然。柏林的太阳能研究中心表示,与太阳能模块生产商所面临的情况截然不同,德国在储能设备生产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同时,20余家外国电池生产商已做好进入德国市场的准备,中国企业同样具备生产储能设备的能力。

  德国行业专家对本国太阳能行业发展充满信心,认为德国有着优秀的硬件制造背景,有能力在光伏高科技解决方案领域获取利润。最大的问题在于德国公司能否在“大浪淘沙”中存活下来。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商务部否认中国出口光伏产品损害美国
    能源局官员:光伏产业复苏需遏制非理
    31个省扶持光伏产业 100多个城市建光
    中国光伏产业在“内忧外患”中蕴育嬗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