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气候融资是对未来的朝阳性投资,有望撬动中国万亿元规模的节能减排庞大市场,中外气候变化领域官员、专家在中国气候融资论坛上达成共识。
国家发改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和国际非营利机构气候组织1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气候融资论坛,探讨如何弥补气候融资缺口以及激励气候友好增长投资。
“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是永恒的主题,更是朝阳产业。政策性资金在促进气候融资中起到了连接国内和国际、财政和金融、政府和市场的桥梁。”财政部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陈欢说。
陈欢说,中国政府在节能减排上每年投入相当大,但政府和政策性资金仍不足以弥补庞大的资金缺口。只有创新气候融资手段,让政府和市场有效结合来解决、缓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缺口,让政策性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来鼓励和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
中国政策性基金在数量和规模上仍比较小,近年来每年中央财政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污染治理等领域的专项资金在2000亿元左右。
气候融资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处于重要地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0月23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融资会议上指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关键是扩大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规模。气候融资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低碳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需要注入大量公共资金。在满足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方面,私营资本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与会业内权威人士表示,中国在经济转型进程中的节能减排资金需求量非常大,每年资金需求达到万亿元规模。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于全球第一,由此产生庞大的节能减排市场机会。
气候组织全球总裁马克 肯博在论坛上说,投资气候变化领域是全球性的绝佳商业机会,显然中国已经看到并且抓住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