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广州市全市都可以实现1元开公司了。经过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区域4个月的试点之后,从2014年1月1日起,广州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这意味着广州市全市范围内的商事主体都可以享受到“先证后照”、“0首付”、“一照多址”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好处了。
1
改革效果
4个月内资企业翻倍
2013年9月1日,广州市开始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新区、珠江新城等6个区域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尽管才试点4个月,但已在试点区域内掀起公司设立热潮。
根据广州市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12月29日,试点区域新设立商事主体3146户,其中新设立内资企业1688户,同比增长118.37%,注册资本(金)总额141.84亿元,同比增长288.52%,“零首付”公司占总数的81.22%。其中,南沙新区改革试点以来,新设立内资企业同比增长了138%,天河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区域改革试点以来,新设立内资企业同比增长了157%。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开业的商事主体中,每4家企业中就有1家科技类企业,文化产业企业所占比例达3%。广州市副市长贡儿珍表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但为试点区域的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同时也推动试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2
改革亮点
构建信息高速公路
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来说,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但是流程制度的改变、职能的重新划分,同时也意味着政府办事方式的改变。而广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中表现出的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具,构建信息高速公路。
要实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个突出的难点就是相关的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如何对接与配合。为此,广州市在全国首创商事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后,该平台自动将注册登记信息推送给相关许可审批部门,使各许可审批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有关商事主体的信息,解决了长期困扰行政审批部门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形成监管合力。而在社会监督方面,广州市打造了商事主体信息公示平台,公众通过平台可以便捷地查询到企业的注册信息,使得公众也可以参与到对商事主体的监督中去。
同时,工商部门近期推出了“商登易”APP应用软件,通过这个软件,公众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快捷便利地进行商事主体登记注册、年度报告,在线移动办理商事登记业务。
3
改革难点
各部门系统对接是难题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广州试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期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据广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周帮华介绍,这些问题包括个别部门未建立信息化的业务审批系统,无法与市商事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自动对接;试点工作前期,一些部门的工作重心停留在“宽进”阶段和许可审批环节,对“宽进”之后的“严管”工作重视不足、研究不足等。
不过周帮华透露,目前全市已实现工商部门和市区两级共308个许可审批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该平台与电子效能监察系统对接,监察部门对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开展实时效能监察。
4
改革前瞻
1元公司将遍地开花
广州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在广东省不是开始得最早的,却是效果最好的。周帮华说:“广州体现出后发优势,充分吸收了深圳、珠海、顺德等地的经验教训。”根据规划,广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
这对企业来讲是“新年福利”。采取直营模式的广州尚品宅配法务总监罗时定表示:“尚品宅配之前在珠江新城已享受到了商改‘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的好处,现在在全市都可以了。”长期关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平川认为:“广州已走在全国前列,1元公司将会在广州遍地开花。”
至于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是否出现“皮包公司”?针对该质疑,周帮华表示:“广州目前并未因为商改出现‘皮包’公司。”周帮华说,“皮包公司”并不是商改才出现,现有登记制度也有,而且不少。在后期监管方面,广州市建立了商事主体信息公示平台,“比如合伙做生意,可以上平台了解公司资本状况。”
广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①实行工商登记注册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的登记制度。
②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度。企业申领营业执照时,允许“零首付”,待资金到位后,再向工商部门申报实缴资本情况,提交验资报告。
③实行住所登记与经营场所申报制度,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
④取消企业年度检验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制度,实行商事主体年度报告制度。
⑤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将连续两年不按时提交年度报告、不在核准经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事主体,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
⑥建立商事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和商事主体信息公示平台。
⑦全面推行网上登记服务,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发照、网上查档、网上年检等电子化登记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