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中小学校比例达到6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代表委员名片】
迮育彬 省人大代表、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心小学校长
包叶红 省政协委员、嘉善新世纪学校总部校长
华宗宏 省政协委员、遂昌县北界镇中心小学校长
提升标准化中小学校的比例,是我省2003年启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计划。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把这一比例上升到65%。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什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代表、委员们有着自己的见解。
评估不能一把尺
什么是标准化中小学校?
“标准化包含学校规模及班额人数、校舍用房的组成、学校用地和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等硬件标准,编制设置、学历和职称结构、教师培训等师资标准,以及图书配备、教学仪器设备等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当然还包括医疗卫生、学校保卫等在内的校园环境和安全标准。”包叶红委员解释。
“标准化的要求不低。”包叶红委员说,“按照要求,一些地方的城市中心优质学校因为土地资源有限,造成生均面积不达标。有些乡村中小学则会因为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难以达标。”
由此可见,达标并非易事。“我们在小组讨论时觉得,以一套标准来评估,对部分学校来说并不合理。”包叶红委员认为,标准化中小学校评估,可以按照各地实际情况操作,“标准不能一刀切,因为部分硬软件的缺乏,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
经常到各地中小学校调研的华宗宏委员也赞同这一看法:“应该对各项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以加快全省各地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
外美内秀需兼顾
“嘉兴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标准化中小学校建设已基本完成。”迮育彬代表说,“虽然达标难度不低,但标准化建设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使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办学质量有较大提高。”
迮育彬代表认为,标准化之后,就要尽快查漏补缺,逐步提升教育信息化程度。“标准化只是一些基础条件,想要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她说,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建设,应该成为标准化之后的重点工作,“这关乎各中小学的软实力提升。”
迮育彬代表还建议,应该鼓励更多教师参与校际交流。包叶红委员也认为,优秀教师适当流动,有助于学校教师结构优化。
“把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周边乡村,让更多中小学生分享。”迮育彬代表直言,“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孩子们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