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生活 >> 低碳·标准 >> 时政动态 >> 正文
环保部:机动车污染是灰霾天气 重要来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    点击数:563    更新时间:2014/2/8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连续四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我国机动车排放对大气的污染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环保部网站了解到,1月26日,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据了解,环保部日前发布《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以下简称《年报》),公布了2012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年报显示,2012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两亿两千万辆、排放污染物4600万吨,汽车作为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超过九成,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超过七成。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移动源污染控制研究室副研究员岳欣表示,短期内,机动车排放对空气污染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而加严标准、新能源汽车替代、提高油品等都需要一个过程。

  煤烟和汽车尾气复合污染

  《年报》显示,201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24亿辆,我国已连续四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2010~201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8.5%,其中,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8.5%。按环保标志分类。“绿标车”占86.6%,高排放的“黄标车”仍占13.4%。

  然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带来的是人们对于大气污染的担忧,尤其是对于一些机动车保有量较多的大型城市而言,对于机动车排放的治理问题越发紧迫。

  环保部负责人表示,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由于机动车大多行驶在人口密集区域,尾气排放直接影响群众健康。

  《年报》统计得出,2012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12.1万吨,比2011年增加0.1%,其中氮氧化物(NOx)640.0万吨,颗粒物(PM)62.2万吨,碳氢化合物(HC)438.2万吨,一氧化碳(CO)3471.7万吨。

  应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

  上述环保部负责人在介绍汽车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时指出,按环保标志分类,仅占汽车保有量13.4%的“黄标车”却排放了58.2%的NOx、81.9%的PM、52.5%的CO和56.8%的HC。

  很明显,“黄标车”污染治理将是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点。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强化“黄标车”治理方面要求,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采取划定禁行区域、经济补偿等方式,逐步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到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标车。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国范围的黄标车。

  实际上,近年来,政府在加快“黄标车”的淘汰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提高标准、限定淘汰期限、加大财政补贴等,对推动“黄标车”淘汰和大气污染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中仍然面临一些难题。岳欣说:“‘黄标车’是达标排放的,只是标准比较低,法律上不能强制淘汰,限制使用在法律上的依据也不是很充足。”

  岳欣介绍,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手段鼓励“黄标车”淘汰,补贴的额度并不大,难以调动“黄标车”淘汰的积极性,政府应该加大“黄标车”淘汰的鼓励力度,和造成污染治理和人们健康的损失相比,也并不算多。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