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1071 更新时间:2014/3/21 |
|
国家海洋局日前发布《201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和《201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3.48亿元,死亡(含失踪)121人,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在近5年中列第一位;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3年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5毫米,为1980年以来第二高位。 海洋灾害次数多、强度大、灾害重 《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灾害为主,绿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咸潮入侵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3.48亿元,死亡(含失踪)121人。 在2013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4%;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在单次灾害过程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天兔”台风风暴潮灾害,为64.93亿元;造成死亡(含失踪)人数最多的是“蝴蝶”台风浪灾害,为63人。 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省份是广东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74.41亿元;较严重的是福建省和浙江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45.08亿元和28.23亿元。 与近10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在近5年中,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列第一位,死亡(含失踪)人数列第二位。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业务处副处长张志华表示,201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重大海洋灾害多发年,呈现“次数多、强度大、灾害重”的显著特点,共有31个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或南海编号生成,为1994年以来最多;“苏力”“尤特”“潭美”“天兔”和“菲特”等9个台风或强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比常年平均偏多1—2次;风暴潮灾害有3次达到红色预警级别,为预报中心成立以来之最,多地创下历史最高潮位新纪录。海浪灾害有4次达到红色预警级别,为近5年来最多。 受灾严重源于登陆台风多且强 针对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在近5年中列第一位的情况,张志华认为这与2013年台风次数多,尤其是登陆台风多而且强度偏强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他表示,其他海洋灾害如海冰、冷空气造成的海浪、风暴潮过程在2013年并不算强。 张志华分析,未来的海洋灾害可能存在两个趋势:一是灾害有比常年平均偏多的趋势,原因是长期来看,热带气旋可能从发生次数偏少的周期向偏多的周期转化,而且今年热带东太平洋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也可能导致最近1—2年海洋灾害偏多。 专家表示未来五年海平面仍将上升 另据《201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2013年沿海海平面变化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渤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均超过100毫米,黄海和东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均低于90毫米。与2012年相比,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降低。 对此专家分析,海温、气温、气压和季风变动等是引起海平面变化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呈现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区域特征明显的特点。张志华表示,近10年来全球变暖趋势变缓,在这种背景下,未来5年中国近海海平面仍然将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 《201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提示,海平面上升导致滨海低地被淹没,风暴潮、洪涝、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等灾害加剧,破坏海岸带生态系统,威胁沿海基础设施安全,影响沿海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沿海地区应加强海平面上升影响评估和脆弱区划,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海岸防护和生态保护并重,采取防护、后退和顺应等适应策略应对海平面上升。 |
|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
|
|
|
|
网站介绍 |
|
|
|
|
|
|
|
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