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保定定位为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
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合作过程中,保定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保定市委副书记、市长马誉峰表示,保定谋划确定了总规划面积1149平方公里的34个重点园区,为承接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做好了准备。
☆地域
保定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全市辖26个县(市、区),总人口上千万,是华北地区除京津外最大的城市。保定地势平坦开阔,资源条件能满足500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发展需要。
☆历史
保定有“京师门户、京畿重地”之称,与北京、天津三角相倚,1669年为直隶省省会,建国后曾为河北省省会。
☆交通
高铁的开通使保定通达京津不到一小时,与规划建设的北京新机场最近距离只有15公里。市域内京港澳、大广、京昆和荣乌等高速公路构成京南地区“三纵两横”城际大通道,为同城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科技
保定现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全市有各类科研机构140多所,科研人员22万多人,具有高端对接的基础和条件。
☆产业
保定是新中国第一批老工业基地,拥有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了以汽车、新能源、纺织服装、建材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有长城、英利等企业。
□核心
京津冀一体化核心北京
记者:京津冀一体化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未来区域协同合作过程中,您有什么规划和设想?
马誉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打造一个世界级的高端城市群战略。目前周边和北京的发展落差比较大,比如保定、张家口、承德都是围绕北京的,但是贫困地区较多,虽然空间很大,但是发展基础不一样,发展的水平也不一样,特别需要顶层设计。
我认为,要实现京津冀统筹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三个高端”:理念高端、产业高端和生态高端。这种高端理念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前提。推进新形势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在发展理念上视野更宽,起点更高,内容更新。
发展京津冀首先要树立以北京为核心的环城市圈,当时珠三角的发展,就是以深圳为核心,长三角主要以上海为核心,京津冀地区则是以北京为核心,来接受北京这种辐射,由北京的一些高端产业高端技术引领这个区域,进行共同发展。
□定位
保定为京分担多项功能
记者:结合保定城市条件,您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保定应如何发展?
马誉峰:主要是依据保定自己的优势来考虑,我们对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已经有了初步设想。应该说,保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是承接京津功能转移的首选之地。
保定和北京的联系其实一直很紧密,历史上,保定名称的由来就是“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而大都指的就是北京。保定和北京、天津相距均为140多公里,处在核心地点,同时又有足够的空间距离,可以通过功能转移来有效缓解首都的资源环境压力。
现在首都遇到拥堵,承载功能过多等问题,影响了首都作为一个城市、一个首都正常功能的发挥,生活不那么舒服,要想办法解决。所以,首先是考虑周边,周边最方便。而保定可以成为首都公共服务辅助中心,承担首都部分行政管理以及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功能;成为首都经济圈核心区产业基地,承载总部经济、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基地功能;成为京南地区交通枢纽,承载交通分流疏解的功能;成为科技创新基地,承载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功能。
□交通
保定交通与北京同城化
记者:保定如何与北京对接?
马誉峰:我感觉最能和北京同城化的是保定交通,比如京石高铁开通以后,现在到北京只要40分钟,我们保定很多老百姓到北京都是坐高铁,感觉特别方便。我们在涿州、高碑店、保定市有三个高铁站,我们想在这三个高铁站,打造高铁新城。所谓高铁新城,就是北京一些企业的总部,包括一些大学,一些高端企业,都可以在这个地方,来建一些。
除此之外,每天到北京看病的人太多,我们想北京的一些医院也应该向周边疏散。实际上,北京一些大的医院已经开始在向保定转移,解放军总医院在涿州建设了一个保障基地,去年12月已经开工,还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也和我们有一些合作。
同时,一些会展、市场,这些人流特别密集的产业行业,也应该向保定转移,我们愿意吸纳一些人流,人流会带来财富。拿动物园市场的转移来说,我们保定的白沟,历史上就是集散地,箱包和小商品。我们现在在白沟有500万平米的市场已经建好,商户去了以后,可以租用店铺五年免费,不用交纳租金,税后也会优惠。动物园市场转移的主要意向地,一个是廊坊的永清、一个是保定白沟,北京都去考察了,现在感觉确定永清的可能性大,保定也在努力争取,这个靠市场规律,永清离北京更近一些,直线距离五六十公里。
□准备
备上千平方公里迎京客
记者:目前保定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马誉峰:为充分发挥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近期保定主要开展了几项工作:一是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对接北京对外交流合作领导小组,全面掀起对外交流合作、对接北京的热潮。二是研究确定了以保定主城区、涿州、白洋淀为顶点的“一核两组团”发展格局(“一核”是由保定主城区为主的中心城市群,“两组团”即保东生态文明新城组团和保北中小城市群组团)。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保定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空间、生态、能源、基础设施等承载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四是开展《保定环首都地区概念规划》、《保定服务首都对接京津概念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对接。五是谋划确定了总规划面积1149平方公里的34个重点园区,为承接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做好了准备。我们一定结合保定实际,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该做的工作,一项一项地理出来,一项一项地研究透,一项一项地提出目标措施,明确责任,明确分工,尽快落实,尽快见成效。
□瓶颈
对保定不利项目要说不
记者:您认为目前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马誉峰:京津冀同处一个生态系统,由于多年持续地高强度开发,生态功能退化,生态容量缩减,这成为影响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
记者: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方面有什么考虑?
马誉峰:要促进发展,首先要补齐环境这块短板,保定应该成为首都的生态安全屏障,为首都经济圈核心区提供绿色生态保障。我建议在北京中心城市周边设置一个生态缓冲区,对环首都的13个县合理确定城市开发的边界,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原则上邻近北京50公里区域以内不再上新的工业项目,利用保定腹地广阔的优势,规划出承接北京城市功能疏解的空间区域。
记者:对于工业项目,保定是否愿意承接?
马誉峰:对首都不利的项目保定不会上,对保定不利的项目,也不会上。但比如水泥企业,如果经过改良工艺新技术,生产过程不产生污染,这个项目就可以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