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与商品 >> 问题商品 >> 正文
“窃听软件”网上公开兜售 智能手机面临风险
作者:赵宇飞 邓中豪…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报    点击数:627    更新时间:2014/5/19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你在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诸多便利时,是否会想到,一个小小软件就能让你的手机瞬间变成他人的“窃听器”。

     近日调查发现,具有监听、窃密功能的多款“窃听软件”在网上销售火爆。随机试用一款软件发现,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自己的通话录音、收发的短信、精确位置等隐私信息被全部监控,其强大功能令人毛骨悚然。用户手机一旦被安装此类软件,信息安全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

     明目张胆做生意

     “监听、跟踪、婚恋调查、企业窃密,一个软件统统搞定。”在搜索引擎输入“卧底软件”“窃听软件”等关键字后,即显示出大量销售此类软件的信息,贩子们有的直接公布QQ号和电话号码,有的则设立了专业网站,明目张胆地经营窃听软件生意。

     一家名为“007监控软件”的网站,从表面上看,极像正规的电子商务网站。按照网站上留下的QQ号码,笔者与其客服人员取得联系。

     “软件的功能包括通话内容录音监听、现场环境录音监听、短信内容拦截、通话记录拦截、手机基站定位等,无论是安卓还是苹果手机,均可不限次数安装。”客服人员介绍说,软件并不是安装在自己的手机上就能监控他人,而要安装在被监控对象的手机上,所以最好是买一个新手机,安装软件后再赠送给对方。

     客服人员说,软件的价格是3300元/年,是业内最低价。“我们是老字号,技术成熟,网络服务器在国外,安装后不会被任何杀毒软件发现,我们每天能接十几单生意呢。”

     暗访十余家此类网站发现,各网站销售的窃听软件虽然名称五花八门,但功能大多比较类似,价格普遍在3000元到3500元,多数网站每天销售额可达到数万元甚至数10万元。为拓展“业务”,不少网站正在各地招募加盟商、代理商。

     谁在购买窃听软件?暗访中,多家网站客服人员透露,购买者遍布全国各地,多用于商业窃密、婚外情调查、私家侦探等。但绝大多数网站已发布免责声明称“客户购买商品的用途与本站无关”。

     瞬间沦为“窃听器”

     窃听软件的功能是否像网站宣传的那样强大?不少网站客服表示可以“先试用再购买”。为一探究竟,笔者用自己的手机试用了“007监控软件”。

     按照客服人员发来的教程,将该软件安装到安卓手机后发现,手机桌面、软件列表都没显示这一新安装软件,手机上的杀毒软件也毫无反应。

     随后,笔者按要求把自己的邮箱地址和手机号码发给客服人员。他先确认软件已经安装成功并激活,再要求笔者将手机连接到网络,打几个电话、发几条短信,再登录邮箱查看窃听结果。

     按要求完成相关操作后,笔者登录邮箱看到,刚才的通话录音、收发的短信,手机中完整的通讯录,精确地理位置都已经被传到了邮箱,甚至还有笔者打电话之前的“现场环境录音”,效果非常清晰。

     “这仅仅是软件功能的一部分而已。”客服人员说,“不管你是否在通话中,只要操作者在后台控制,就能随时监听你周围的声音,你在哪里,在跟谁说话,说了什么,我马上就能知道,手机换了电话卡我都能继续监听你。”

     窃听软件一旦安装,用户往往很难察觉。客服人员透露,只要把窃听软件安装到手机上,除非刷机,否则不可能将其删除。这些监控信息会在有网络连接时自动传到指定邮箱,没有网络连接时自动存储,只要连接到网络立即上传。“除了流量会有所增加,不会出现任何异常,就算发现了流量异常,也查不出原因。”

     监管打击待升级

     近年来,网络信息犯罪手段不断升级,面对技术含量更高的窃听软件,用户应如何防范?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监管打击?

     “窃听软件往往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条件下被安装到手机中,因此用户必须加强自我防范。”国际关系学院信息科技系副主任王标说,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手机,不要轻易接受他人赠送的手机,要到正规手机售后维修点去维修手机,避免不法分子趁机安装窃听软件;一旦发现手机流量异常或可疑应用上传隐私数据,应及时求助于正规售后服务商,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而对于执法部门而言,监管打击却面临难题。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陈世伟表示,之所以此类犯罪活动屡打不绝,一方面,销售窃听软件等犯罪活动利润堪比贩毒,犯罪分子不惜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此类犯罪多在网上进行,流动性极强,加之网络交易记录极易销毁,调查取证难度很大。

     “面对不断升级的犯罪手段,执法部门的监管打击也必须升级。”陈世伟建议,公安机关要不断提升“技术武器”,提高针对网络犯罪的调查取证能力;同时,要深入到各网站、QQ群,掌握犯罪手法和特点,利用其留下的联系方式,顺藤摸瓜,对犯罪分子予以严厉打击,并对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震慑违法犯罪活动。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