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热点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巨头联合发布其共同研发的服务器技术规范2.0版本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国家标准查询网    点击数:379    更新时间:2014/9/3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国家标准查询网: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8月29日联合发布了其共同研发的服务器技术规范2.0版本,在要求国内外供应商依据统一的服务器标准为其定制服务器以节约成本的同时,亦谋求推动该规范成为行业乃至国家标准,预计每年涉及的市场规模高达数十亿元。

  由中国最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联合自主研发设计服务器技术规范被命名为“天蝎整体机柜服务器技术规范”。阿里巴巴资深总监谭杰夫介绍,BAT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参考国外多家互联网公司譬如Facebook的模式,深度定制了所需服务器的各项功能,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规格,包括机架、主板、芯片、硬盘等具体的技术参数。2012年4月,BAT联合推出了天蝎规范1.0版本。

  一向竞争激烈的BAT此次联合起来,相关负责人都表示,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是运维支撑平台,怎样把资源利用好、怎样将软硬件协调做好,BAT在这上面的目标非常趋同。据称,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标准服务器各有差异,运维、管理使用的技术、接口都不兼容,大大提高了运维管理的复杂程度。BAT三家之前各有4-5家服务器供应商,即便针对每家供应商只采用两三款服务器,也有十几款服务器同时在线,且供应商的服务器几乎每年更新一次,几年下来在一个后台支撑系统里就累积了几十款不同型号的服务器。鉴于运维、管理的有效性和经济性,BAT希望在自己的平台里尽可能地统一服务器。

  目前,BAT三家都有不同规模的基于这一自研标准的服务器部署,已经开始用于支撑譬如搜索、微信、淘宝等核心业务。BAT相关负责人预计,下一步采用自研标准的服务器在BAT三家的服务器总量中占到约20%。

    至于业务规模,谭杰夫对财新记者表示,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的服务器市场整体出货量约为170万-200万台,其中BAT采购的服务器占比约为30%。根据市场数据,这意味着BAT今年采购服务器的投入将超过100亿元,若按20%的比例计算,今年BAT采购定制化整机柜服务器的投入将超过20亿元。

  腾讯网络平台部副总经理侯金刚介绍,腾讯服务器有上万个节点采用了自研标准,整体拥有成本降低10%,其中节省能耗的效果尤为明显,达到18%。他补充说,未来BAT将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数据中心条件等因素决定采用何种服务器。但是,一个总的原则是,在能够使用自有服务器技术规范的地方尽量使用,预计未来,采用自主研发标准的服务器将在BAT整个服务器体系中占大头。

  这将给服务器供应商的传统模式带来一定冲击。业内人士分析,BAT体量巨大,联合起来的服务器采购量惊人,在供应商选择方面掌握较大的自主权,而服务器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可能弱化,未来的市场厮杀也更激烈。

  “现在,国内外主流的服务器供应商包括惠普、戴尔、浪潮、华为、联想以及主流的ODM厂商都在跟进,合作伙伴大概有十多家。”谭杰夫认为,天蝎规范的推进也从客观上推动了国内服务器厂商的进步,国内厂家由于起步晚,在传统服务器上落后于国际厂商,但随着天蝎联盟一起发展,目前国内厂商在整机柜服务器方面已经和国际厂商达到同一水平,“市场份额是最好的证明,目前国内厂商已经占到天蝎出货量的大头”。

  谭杰夫透露,在相关主管部门指导之下,目前,BAT联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工信部研究院以及英特尔等,发起成立了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正在推动这一自研服务器技术规范成为行业乃至国家标准。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