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木头挂帅”到共享“生态红利”
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推动传统林区向生态建设转型
“迎春黑蜂产品在使用了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识后,以季度为单位,销售额同比增加了8%,环比增加了10%,大客户成交量同比增加了5%。”首批中国森林认证——非木质林产品认证试点单位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副局长吴文忠这样告诉记者。而开展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推行非木质林产品认证,传统林区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型。
非木质林产品指在森林或任何类似用途的土地上,以森林环境为依托,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所获得的除木材以外的林下经济资源产品也称林下经济产品。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是森林认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独立的有资质的认证机构,在遵循合法的认证规则和严谨的审核程序下,依据国家发布的相关认证标准,对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可持续经营状况进行符合性审核,并为合格企业及其产品颁发认证证书和加贴森林认证标志。森林认证标志能够向市场和消费者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即该认证产品来源于可持续经营的森林,产品原料的栽培、采集和生产环境是安全的,是按照可持续的原则生产的,产品具有天然、绿色、无污染、来源可追溯的特质。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12亿公顷林地,是世界最大的林下经济作物采集与生产加工国。但是,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掠夺式的非科学经营模式和化学品的过量投入,对森林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森林能否可持续经营,直接关系到生态与民生,关系到老百姓最普惠的福祉。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生态治理力度,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木材生产大幅度压缩。以黑龙江省为例,今年4月1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商业性采伐被全面叫停,“禁伐令”促使各类森林经营企业必须在短期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林下经济因此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如何提高大批依托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优质林下经济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林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呢?采用第三方认证的形式无疑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据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认证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国家林业局下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森林认证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界定了我国森林认证的具体范围,其中包括非木质林产品。这是开展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一个重要依据。2013年12月,国家林业局启动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识试点工作,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和迎春林业局等单位成为首批试点单位,山野菜类、菌类、坚果类、蜂产品类4种产品成为首批加贴标识的非木质林产品。今年5月,国家林业局发文,大力推进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认证试点。8月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包括“中国森林认证-非木质林产品”在内的12项森林认证行业标准。目前,作为我国首家森林认证机构中林天合森林认证中心已经完成了黑龙江迎春、柴河林业局非木质林产品认证。
同样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的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对此也感触颇深。该局机关多种经营局局长高嵩告诉记者,非木质林产品认证为柴河林区合理开发利用非林非木产品,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重要途径,传统林区只有建立保护、培育、开发三位一体的生态平衡环境,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同时,开展非木质林产品认证也是实现林区职工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开展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后,柴河林业局发生的变化除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外,还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非木质林产品得到合理开发,发挥了最大效益。在发展林下经济和多种经营产业项目上,摒弃了过去以“大木头挂帅”的传统理念,形成了多种产业并举的局面。目前,该局林蛙养殖、红松果林、林参间种已经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以绿色环保为理念的山野菜加工、森林溜达鸡、森林猪等加工和养殖业也在蓬勃发展。二是规范了野生采集技术规程,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开展非木质认证要求建立健全非木质林产品采集、下运等管理制度,制定野生植物采集技术规程。要求职工在作业中采大留小,禁止乱采滥挖等破坏行为,同时加大管护巡护力度,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野生植物等资源将得到恢复。目前,该局已初步建立起红松坚果基地、山核桃基地、北药种植基地、食用菌基地、山野菜栽培基地、林蛙养殖基地。通过非木质基地建设,构筑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万家的产业链条,以非木质经济拉动原料基地建设,逐步壮大多种经营产业,促进职工增收,实现林区经济转型。三是不断完善生产经营制度,改善生态环境。过去在生产中,林场职工进山从事采集作业后,乱扔的生产生活垃圾到处都是。开展非木质认证后,实施《关于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管理办法》,对废旧地栽木耳菌袋进行废物加工利用和回收,严禁乱扔乱放,采取烧炉取暖和打散重新拌料做菌方法,有效减少了对森林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