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热点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能源“新常态”:拼发展质量 不靠数量扩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数:369    更新时间:2014/12/4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能源消费增速下降、绿色低碳能源占比提升、推进能源革命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新常态”。目前,我国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在国家层面基本明确。在近日召开的“2014年北京能源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的专家集中探讨中国能源如何在执行层面落地。

由数量扩张向改善质量转变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革命”意味着现有的能源发展模式需要重大转变,需要从政策上推动转变,而不是维持现有发展模式。目前,国内资源环境压力过大,能源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可持续发展差距明显。可以说现在还没有真正统一认识,不少方面还没有开始转变。

过去3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从1986年的约6亿吨标煤增长到2013年的32.5亿吨标煤,年均增长5.8%。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转型和调整阶段,能源需求增速明显放缓,“十三五”能源消费年增速很可能低于3%。

“能源发展应该从数量扩张为主转变为结构调整和改善质量为主。生态环境红线将有力约束今后能源发展,推动能源转轨。”周大地说。

遏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我国重要能源战略。按照相关规划,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能源课题组的分析和预测,未来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幅会明显回落,但能源需求总量仍然会不断地增长。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有可能达到50亿吨标煤左右,2030年可能达到60亿吨标煤左右,比现在的消费总量将会增长近三分之二,或者是翻一番。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说,应树立“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的观念,彻底摆脱“安全=保障供应”,即“粗放供给以满足过快增长的需求”的习惯思维。

非化石能源从补充到主力

优化能源结构是中长期重要任务。根据相关规划和中国对外承诺,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11.4%,2020年占比达到15%,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到20%。

“从现阶段看,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主要依靠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尽管非常重要,要鼓励,空间很大,但是在整个非化石能源中贡献有限。”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说。

张国宝介绍,目前我国水电装机世界第一,为我国提供14%的电力。今后水电开发潜力越来越小,只能向西寻求布点,发挥金沙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的潜力。风电今年年底装机容量突破9000万千瓦,发展速度很快,但在发电中风电只占2%。太阳能发电所占比重更低,今年前九个月发电量180万千瓦时,占发电量的千分之六。

我国核电经过将近40年发展已有21个反应堆在运行,去年发电量达到1300亿千瓦时。但受到福岛事件影响,发展有争议。“根据能源局最新数据,2020年规划核电5800万千瓦,但一个核电站建设期至少5年,现在看来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有困难的。”张国宝说。

根据中国对外承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张国宝认为,非化石能源未来发展的空间很大,主要来自于风能和太阳能两个领域。风电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弃风和外送不畅;太阳能发展受价格限制。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提出的战略目标是,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5%-17%,成为有效补充能源;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0%以上,成为主流能源之一;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3以上,成为主力能源。

能源制度改革驱动科技创新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创新驱动战略,依靠科技创造未来能源。韩文科介绍,非常规油气及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新一代核电、先进可再生能源、节能节水、储能及基础材料等9个领域是技术创新的重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认为,技术创新是能源革命的关键,需要依靠制度改革作为保障,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否则,不仅技术创新难以取得有效进展,其带来的普惠性红利也无法得到公平高效的释放。

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放开准入为突破口,打破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提高能源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比如在油气电力领域消除严格的准入壁垒,放宽对新企业的进入限制,逐步实现可竞争环节与自然垄断环节的分离。

二是完善价格形成体制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实行政府监管;成品油应由政府定价向市场定价转变,政府部门在石油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时采取临时性干预;天然气价格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政府对输送成本加强监管,井口价格和销售价格逐步由市场决定。

三是加快推进国有能源企业改革。国有能源企业应以经营业绩为主导,履行政策性任务应当通过特许权经营、特许权招标,或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加以解决。国有企业与民企、外资企业公平竞争。进一步推动主多分离,主营业务保持国有总体控股的情况下,可以探索由多家国有股东持有股份。

四是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能源技术新战略。

五是注重建立节能的长效机制,健全电价和气价政策,完善税收政策和相关标准。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