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查询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在最近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逢会必讲标准。李克强总理、王勇国务委员近期还作了重要批示。根据国务院要求,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总的思路是管放结合,把该管的管住管好,把该放的放开放到位,2015年基本建成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协调配套、符合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一要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推动将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整合为统一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严格限定在健康、安全、环保范畴,由国务院发布或授权批准发布。完善强制性标准制定程序,建立审查、评估体系和实施情况统计报告制度。二要完善推荐性标准体系。科学界定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范围。严格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备案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各级标准的协调性。逐步减少推荐性标准层级,突出其公益属性。三要培育发展社会团体标准。积极稳妥推进联合会、学协会、产业联盟等按照市场需要制定发布社会团体标准。制定社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和良好行为规范,加强对其制定标准行为的监管。开展社会团体标准试点,通过社会团体标准的增量,带动政府标准的存量改革。四要改革企业标准备案制度。探索取消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制度,由企业声明并在国家统一的标准信息网上公开所执行的产品和服务标准信息,有效发挥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作用,建立标准支撑质量治理、促进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
登录国际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www.cpbz.gov.cn)”,截至1月13日上午12时,已有732个企业在该平台上公开了自己的企业标准。这标志着自2014年10月国家标准委启动试点,2015年1月1日平台运行后,我国标准化改革系列举措中,企业标准备案制度改革的重大进展。
1月13日11时46分公开企业标准的是福建省德化县兰星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企业标准《天然气双混合节能燃烧器》在平台上全文公布。
企业标准备案方式改革起航
在2014年3月召开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讲话中要求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在这次会议上强调企业标准备案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减少政府过多干预企业行为,减轻企业负担,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逐步改为企业产品、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和公开制度。
据了解,我国的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制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标准要报标准化管理部门存档备查。这项制度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对提升企业的标准化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对企业产品标准的法律责任理解出现偏差,甚至出现了责任转移,责任不清的问题;二是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的备案管理不统一,一些地方事前审查行为,弱化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三是政府“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与基层标准化管理部门的能力和定位已不相适应。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9月召开的中国质量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公开产品和服务标准,确立中国质量对市场的硬承诺。”
自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经过3个多月的准备,2014年7月,国家标准委召开企业产品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研讨会,对建立这项制度的关键技术路线和组织方式作了充分的讨论。
2014年8月,是企业标准管理改革紧锣密鼓地推进的一个月。
8月初,国家标准委组织召开企业标准管理改革专项小组工作会议,研究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研究工作方案,明确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通过将企业标准指标公开,形成企业产品质量正反馈循环,促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8月下旬,企业标准管理改革研究小组起草了《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管理办法》。8月29日,国家标准委企业标准管理改革专项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讨论了《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形成5点意见:一是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要尽量用市场作为推手,少用政府干预;二是突出企业在标准化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消费者和第三方机构的作用,推动制度建设;三是服务标准的声明公开待时机成熟后再予以考虑;四是加快推进,地方试点可以根据各地法规环境选择多种试点模式,同时要研究行业试点;五是要加快建设公开平台,尽量方便企业,尊重企业的选择权。
2014年9月,国家标准委在重庆召开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征求意见会。田世宏指出,推进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要求抓紧推进试点,明确建立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的目的和定位,处理好当前制度和试点制度的关系,界定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的内容,确定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的方式和载体,做好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信息数据平台的建设、维护、管理,研究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数据的应用。
2014年10月,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国家标准委部署上海、浙江、福建、山东、重庆、深圳、成都等7省市开展试点。各试点地区参照《关于开展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出实施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从备案制度到自我声明
改革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制度,就是要把企业拿着文件跑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改为企业自主在统一开放的网站上发布产品标准实现对全社会的公开,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备案文件数量、程序以及时间,方便了企业。实施企业产品标准的自我声明公开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说,一方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形成社会共治;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生产经营者建立质量诚信自律机制。
企业自我声明公开产品标准,并确保公开的企业产品标准真实、合法,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就是在销售产品之前,将交付货物的依据以及质量监督检查的依据向消费者公开。企业公开产品标准应包括标准信息和声明信息。其中,企业产品完全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公开相应的标准号和名称;执行企业标准或其他标准的,应公开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和对应的检验试验方法,也可以选择公开企业标准全文。企业要对产品标准的合法性负责,确保公开的企业产品标准真实、合法,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并对企业产品标准实施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正式运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这个平台上公布产品执行的标准,标准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收集、比对产品标准信息,不仅可以为消费提供指引,还可以对企业公开标准信息进行监督。企业通过平台可以通过其执行标准的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吸引消费者。
据悉,2015年,国家标准委将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
任小铁:以系统性思维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广东标准
“标准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既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非常好的抓手,又是产业转型升级最实在的体现。我们国家现有的标准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一直都是政府主导,行政色彩很浓,导致企业的标准主体作用发挥很有限,甚至社会舆论有一种误解,认为标准是政府制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起广东省在标准化工作方面的创新,广东省质监局任小铁如数家珍。近年来,广东省质监局贯彻此理念,运用系统性思维和综合性原理,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促进企业成为标准创新的主体,政府发挥“组织标准制定、统一标准发布、推动标准运用、监督标准实施”四位一体作用凸显,广东标准成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任小铁回忆说,在优势传统产业方面,广东省针对广东“一镇一品”的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以拥有较强研发实力和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的企业为核心牵头组建标准联盟,由标准联盟制定实施一系列的联盟标准,各成员共同遵守标准规范,共享科研成果,携手开发市场,有效发挥了市场自我优化、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作用。如前几年,广东曾经出现了上百种电压力锅产品,投资一哄而起,企业间大搞技术抄袭、模仿和假冒,为了打入市场就搞低价竟销,恶性竞争,不仅败坏了中国制造的名声,也浪费了大量能源和资源。为改变这种状况,以美的集团为首自主建立了顺德电压力锅技术联盟,很快就扭转了混乱局面,迅速占领了全国75%的市场分额。在此基础上,他们不失时机地向IEC提交了标准提案并被成功采纳,使得顺德电压力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占领了国际市场。目前,广东已组建各类标准联盟组织167个,制定实施联盟标准568项,有力推动产业集群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广东省针对产业技术高速发展,传统的标准制修订方式环节多、周期长,标准出台即处于落伍状态的困境,锐意创新,不是马上着手制定标准,而是先画路线图、先找方向,在全国率先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研究。目前已组织研制并发布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和LED照明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批准发布急需建立的省地方标准项目250项,国家级“广东省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成为全国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通过技术标准路线图,帮助LED企业成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如南海旭瑞光电公司研制的蓝宝石衬底激光剥离专利技术标准,将大功率LED芯片成本降低70%,彻底改变了LED产业上游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窘境,推动广东省LED产业规模在全国遥遥领先。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一定要学习世界先进标准化理念,一定要利用系统思想、战略思维、世界眼光来考察标准化工作,迎上去、站上去、走出去,使标准化发展充分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走入质量时代,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更有品质的生活。立意要高、更要落地。”对于标准化如何在“新常态”下继续深化改革,任小铁显然胸有成竹。
王忠敏:联盟标准如企鹅抱团取暖
2014年1月1日和8月1日,3项节能减排联盟标准分别实施。1月1日实施的是STCE 1008《基于泛在网的建筑节能监测控制共性技术方案应用指南》和STCE 1009《LED照明项目节能量与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价技术规范》,8月1日实施的是STCE 101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发布这3项节能减排联盟标准的,是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
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理事长王忠敏非常形象地将联盟标准比喻为企鹅抱团取暖,以此形容联盟的性质、作用、前途和生命力。自2010年底成立以来,联盟标准显示了充沛的生命力,已发布14项联盟标准,其中5项已作为财政部CDM项目评审的依据,6项转化为国家标准,支撑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及规划的实施。2014年,联盟重点开展智慧能源标准体系编制及智慧能源共性技术标准的研制和推广,《基于泛在网的智慧能源监测控制共性技术方案应用指南》已被联盟成员使用合作研发了智慧能源领域的相关产品如智慧能源网关产品智慧能源存储器产品,还开发了智慧能源应用平台、智慧能源验证测试服务平台。2014年12月,联盟与英特尔物联网签署“关于智慧能源端到端方案合作和部署”备忘录,并联合天地互连、施耐德电气、罗克佳华等企业,以加强在智慧能源领域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智慧能源标准、能源管理网关、云平台、联合实验室等智慧能源产业链的全方位合作。
虽然团体标准在我国“入世”以后就引起了标准化界、产业界、继而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但长期以来,提起标准,无非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老大,企业标准垫底,包括联盟标准、协会标准、学会标准在内的团体标准并没有法律地位。王忠敏回顾说,联盟发起之际,我国的标准数量猛增,但急需标准缺失,主要原因是《标准化法》早已过时,不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障碍。标准立项要审批,国家和行业及地方标准经费由各经及财政负担,产生一些逐利和寻租行为,结果是生产许多不适用或不能用的垃圾标准,僵化的管理导致标准水平低、周期长、应用差,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浪费了许多财政经费。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急迫需求的背景下成立的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认监委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由11个“国字头”协会共同发起成立,说明发展联盟标准成为广泛的共识。2014年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支树平局长、田世宏主任关于标准化改革的指示和部署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发展团体标准,通过市场机制产出,通过市场培育的团体标准,是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必然选择。
作为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的理事长,王忠敏的日程安排得总是很满,他将原因归结为市场对联盟标准的需求。2014年12月,中国节能协会也成立了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与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联盟秘书处合署办公,准备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制定双编号的节能低碳团体标准。曾经因为痛斥“垃圾标准”引起强烈反响的王忠敏表示,虽然他已经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岗位退休,但标准化是他十分热爱的公益事业,他和他的团队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国家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标准化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