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查询网:“上海三宝”之一的崇明水仙,芳香馥郁,但为啥在市场上难觅踪影?近日,针对崇明水仙的报道(详见1月12日报道)引发关注,而栽培缺乏统一标准正是瓶颈所在。经过2年多的努力,上海市地方标准《崇明水仙生产技术规程》编制完成并发布,将于今年3月实施,这朵沪上传统名花有望走出崇明,香飘万里。
从扬名到沉寂
老上海人都知道,崇明水仙、外冈腊梅、松江银柳并称“上海三宝”。崇明水仙在崇明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史,作为商品花卉生产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崇明水仙因其浓郁芳香而著称,可与“英国玫瑰”齐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崇明水仙”曾扬名各地花卉市场。可惜随后几十年中,崇明水仙的生产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名气更是远逊于漳州水仙。
反复种植试验
“崇明水仙的栽培大多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模式。产品没有统一标准,良莠不齐,因此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标准编制组领头成员、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教授级高工张冬梅说,“如果崇明水仙的生产和质量不能实现标准化,竞争力将越来越差。”
因此,2013年初,由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牵头,崇明县林业站、崇明百叶水仙花合作社参与,一个7人项目组成立。
成员们跑遍漳州、舟山、平潭等地,搜寻“金盏玉台”“玉玲珑”等不同类型的水仙,再进行种植试验。项目组还将崇明水仙种进滨江森林公园、长风公园等几大公园,以期让标准化生产的水仙适应上海各地区的环境。
为了切断病毒传染源,专家们尝试“间作”的方式,一茬水仙一茬农作物交替种植,既减少病毒感染率,又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增产一级种球
几年试验数据,最终化为一套标准。《崇明水仙生产技术规程》对崇明水仙的栽培技术、灌水方式、病虫害防治等作了标准化指导。
“原先农户自己种,直径8.5cm以上的一级种球都不到50%,卖不出好价钱,种植难成规模,农户就越来越没信心。而按这套标准操作,一级种球可达百分之七八十,可实现工厂化生产。”张冬梅说。
目前,技术规程已由市质监局发布,今年3月1日起实施。相信不久,崇明水仙有望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