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快速了解过去5年的温江,请按下快进键,它们会被高度浓缩在这样一段话中:区域经济平稳增长,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三宜”国际化卫星城规划建设纵深推进,成都医学城和“三医融合”产业推进拉开帷幕,社会民生事业持续发展。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未来5年的温江,同样请按下快捷键,答案清晰明了:率先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宜业宜居宜游国际化卫星城”,建设创新改革开放之城、“三医融合”产业之城、便捷高效畅通之城、天蓝地绿亲水之城、文明和谐幸福之城。
“十三五”这个关键时期,在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成都市加快培育生物医学产业、城市交通新一轮大建设等机遇面前,作为成都唯一国际化卫星城的温江,将如何努力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重构优势,率先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活力:全方位创新改革开放
活力从何而来?创新改革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十三五”期间,温江将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着眼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创新改革。
如何创新?首先得打牢基础,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温江明确,将大力开展“创交会”等品牌活动,引导闲置楼宇向“众创空间”等创新型载体转型,依托区内丰富的高校资源,共建协同创新载体、环高校特色知识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等。
创新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有的放矢的温江,将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创新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壮大研发中心,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强研发能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科技型企业对内对外的协同创新能力,鼓励园区企业之间在技术研发、项目建设、市场销售等多方面的合作,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战略合作。
开放是活力的另一个源泉。
作为成都市唯一的国际化卫星城,温江提出,把握“一带一路”和天府新区建设新机遇,借力亚欧铁路起点和西南航空港,推动高端医疗服务、文化旅游、食品饮料等优势企业“走出去”。加快引进国际国内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商招商,积极开展招商选资专题活动,重点引进“三个一”企业、国际国内知名的综合型医院、各类特色专科型医院。依托科技园,深化海峡两岸交流合作。
拓展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丽浪多市、加拿大列治文市等友好城市的交流。充分利用国际性体育赛事、国外产品巡回展、国际文化周、文化旅游节等,扩大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层次和领域。
在扩大和深化多层次区域合作方面,主动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形成相互支撑、对接配套。全面加强与周边区(市)县的合作。创新政府规划引导、社会多元投入、市场化开发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园区合作建设和委托运营机制。
实力: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个城市要想可持续发展,“宜业”是支撑,产业是基础,没有产业,就难以形成“独立成市”——基于此,未来温江将继续突出“宜业”支撑,建设“三医融合”产业之城。
在温江领导班子看来,加快发展医学产业,是温江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加快将生物医药产业培育为全市经济发展新引擎,成都医学城被明确定位于发挥极核牵引功能。
在医学这个大范畴里,温江选择走“三医融合”之路。“三医融合”是产业发展的一种更高级形态,不仅是需求、价值、创新3个中心的融合,也是从需求发掘—产品匹配—研发支持—信息反馈—创新改善—需求满足的完整循环。
到2020年,“三医融合”产业将在温江实现高质量加速。温江将加快拓展空间载体,深度推进“三医融合”发展,形成项目密集、智力密集、资本密集的生物医学产业基地和医疗康复服务目的地,力争形成3—4个上下游链条完备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全口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700亿元。
在现代服务业上多年积累的优势,将在未来持续发酵。以光华商圈为例,该商圈是温江实现商贾云集、人口密集、资本汇集的最有条件、最具现实的核心区域。未来,温江将努力把光华商圈打造为“体验式、孵化型、百亿级”特色商圈。以新光天地、天来广场等核心商业载体为“主战场”,拿出专项扶持政策,力争引进2—3家诸如宜家、诚品、台湾士林夜市等品牌号召力强、聚集效应高、能够“独当一面”的主力店,迅速提升光华商圈品质,成为成都繁华时尚“新坐标”。
农业方面继续唱响“转型升级曲”。立足花木产业,温江将坚持“一三互动、农旅结合”,把北部区域打造成“三宜”国际化卫星城的生态屏障和大成都的休闲乐园。同时,实现向精品农业转变、向创意农业转变、向休闲农业转变,力争到2020年,打造休闲创意精品农业点位40个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20亿元以上。
总目标让人憧憬:温江将提前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的领先地位巩固提升,初步建成以“三医融合”为特色的全链式生物医学产业聚集地。
品质:用心打造“五心”城市
去年底,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试运行,这条贯穿成都东西的地铁线路,西面终点站设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这意味着温江的“地铁时代”已触手可及,宜居指数进一步提升。
温江认为,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宜居之城”,就是要坚持以人的宜居为核心,从环境、服务、人文、民生和安全建设着手,把温江建设成为一座“五心”的形神兼具、美丽宜人的精致城市。
如何定义“五心”城市?温江已有答案:舒心的生态宜居环境、贴心的公共服务配套、顺心的城市人文品质、安心的民生保障体系、放心的社会平安环境。
舒心的城市环境凝聚于几个4字词语,比如:“引林入城”。按照500米见绿标准,构建“中心公园—大区公园—片区公园—社区公园”4级公园绿地体系,加快建设光华公园、光华文化广场、城南公园、科技园中央公园等项目。
“绿上添花”。抓好城市主要道路、节点的景观提升,着力打造“赏花街景”和1—2条鲜花大道,真正彰显温江国际花园城特质。要“串绿成园”,加快打造北部110平方公里开敞大公园,实现“林园环江水、莺歌满绿道”的特色景观。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对“十三五”的期待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出行更是绕不开的话题。
按照“外联内优”的思路,未来温江将构建“三高八快六轨”的对外交通体系,初步建成成都西向交通主枢纽;健全完善全域覆盖、快速便捷、无缝接驳的公共交通体系,2020年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50%;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同时,构建十分钟公共服务圈,打造便捷之城。按照国际化标准,建设文体中心,分担市级体育功能。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发展战略,力争到2018年引进或培育省、市知名学校3—5所,引进培养全国、全省知名教师10—20名。大力实施“名医名院”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涌泉国际医院、丰隆国际医院等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医院和优秀医务人员,力争未来5年内引进三甲医院3家。加快推动一批农贸市场的提档升级和建设,方便群众生活。
解读
温江“十三五”时期支撑目标
——建设创新改革开放之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浓厚,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初步建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市。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建设“三医融合”产业之城。保持高于成都全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构建以“三医融合”为主攻方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前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的领先地位巩固提升,初步建成以“三医融合”为特色的全链式生物医学产业聚集地。
——建设便捷高效畅通之城。构建“三高八快六轨”对外交通体系,初步建成西向交通主枢纽;健全完善全域覆盖、快速便捷、无缝接驳的公共交通体系,2020年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50%;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建设天蓝地绿亲水之城。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初步构建生态制度体系、生态发展体系和绿色经济体系,“三河亲水”魅力彰显,特色化的休闲旅游和健身服务品质提升,美丽温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文明和谐幸福之城。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崇德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依法治区取得显著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