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4月21日体育专电: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21日首次发布《中国体育气膜行业白皮书》指出,截至2015年,国内气膜体育建筑达133个,气膜行业正在经历市场缓慢成熟阶段,但仍受产品标准化执行力度不够等缺陷制约。
气膜建筑具有造价低廉、建设周期短、节能环保等特点,同时能够高效防治建筑物内PM2.5含量,这种新兴建筑形式受到体育建筑行业关注。自2006年我国首座气膜建筑建成以来,气膜场地数量逐年增长,2011年以后更是迎来集中爆发期。
《白皮书》指出,截至2015年,国内现有气膜建筑的四个应用领域中,体育项目多达133个,占62%;商业娱乐项目次之,为40个,占19%;工业环保和物流领域项目分别占39个和3个。这些在中国不同纬度和气候状况下的应用案例,也使建筑安全性得到有效的实地考验。 近年来,空气质量问题给热衷户外运动的人带来困扰,这也使具有环保防霾特点的新型气膜体育场馆得以迅速发展。报告称,2011年以来,全国每年新建气膜体育场馆数量在20个以上,预计这个数字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截至2015年底,国内体育领域气膜建筑面积达到33.6778万平方米,约合40个标准足球场。但相较国内现有传统体育场馆依然占比较少,同时行业需求也不够稳定。
《白皮书》指出,国内气膜行业优秀厂商已掌握气膜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但产品标准化执行力度不够等缺陷,导致行业在曲折中摸索前进。为此,报告建议抓紧制定气膜产品标准。企业方面,要提升自身品质标准,并积极推进行业气膜建筑的规范化。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行业标准和引入第三方监管,实现对气膜企业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