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与商品 >> 问题商品 >> 正文
室内空气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难落实 120套家装空气抽检四成不合格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438    更新时间:2016/5/3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日前深圳市消委会随机抽查120套装修后住宅,发现四成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近日,深圳市消委会大胆向家装行业发出5问,希望行业能尽快肃清乱象。

    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深圳市消委会对120套装修完工1年以内的住宅开展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显示:室内空气质量总体合格率仅为60.8%,四成家装空气质量不合格,其中,TVOC超标最高值超过国家标准限值10倍以上,室内家装空气污染现状不容乐观。

    一问:室内空气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在家装行业为何难以落实?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建筑、装修验收标准,对建筑商、装修商具有强制性。该标准规定,建筑工程、装修工程必须环保验收达标才能交工,严禁不达标房屋交付使用。

    然而现实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未被有效执行。那么,作为2011年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为何在家装领域难以落实?深圳市监管部门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落实和实施GB50325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

    二问:空气质量检测机构如何才能更可信、更亲民?

    据了解,当前装修市场空气质量的检测一般由开发商或装修企业委托检测机构在工程竣工时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后提供给消费者。由于委托方是开发商或装修企业,因此检测结果“必须”合格,检测机构才能收到检测费用,由于利益的驱使,这样的检测结果可信度很低。检测机构如何才能做到公正的第三方?
同时,当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市场鱼龙混杂,部分检测机构检测与治理兼做,检测结果缺乏公正性,这也是业主们不愿意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的一个重要原因。

    调查发现,七成业主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但实际进行了空气检测的业主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就是“检测费用太高,不划算”。

    据了解,以家庭平均检测4个房间测算,目前市面上正规的检测机构报价均在3000元以上,高的则达6000元以上,对于普通业主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三问:家庭装修合同示范文本中空气质量验收条款如何才能落到实处?

    《深圳市家庭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第五条“工程质量和验收方式”中已经明确: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应当符合GB50325-2010《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的标准。

    市消委会对参与检测的120户家装消费者调查却发现:高达88%(106套)的家装合同中没有约定空气质量的验收条款,合同有约定的仅有14套,《深圳市家庭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实施。

    四问:装修建材的检测报告消费者该信谁?

    据统计,深圳市的装修设计公司有4000家之多,地板、乳胶漆、胶粘剂等装修材料更是数不胜数,一般而言,企业都会提供各种装修建材检测合格的报告给消费者,而检测报告通常只对样品负责,能不能代表消费者家中使用的建材就一定是合格的?

    五问:谁该为家装室内空气质量超标的消费者买单?

    根据市消委会的调查结果:四成家装室内空气质量超标。GB50325-2010《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是建筑、装修验收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建筑工程、装修工程必须环保验收达标才能交工,严禁不达标房屋交付使用。面对家装室内空气质量超标四成的结果,谁该为家装空气质量超标的消费者买单?

文章录入:hguang8379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