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度进出口总体形势来看,广东省仍然以1.27万亿元的总量位居各省市之首,其次则分别为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和福建。
但在“第一梯队”中,只有江苏省实现进出口0.4%的正增长,而在一季度,全国仅有6个省市实现进出口正增长。
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出现“参差不齐”的局面,其中,湖北成为中部地区唯一进出口正增长的省份,而西部的贵州、宁夏等地也录得较高的出口增速。
长三角外贸好于珠三角
由于全国层面一季度进出口出现双降态势,从区域来看,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成功实现正增长的省份只有6个。
从东部主要省份来看,进出口总额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山东、福建、天津、重庆和辽宁,广东依然稳居首位,与江苏有4000亿左右的差别。但从进出口增速来看,前十省份中,增速为正的省份只有江苏省,其一季度进出口实现0.4%的小幅度正增长。
在南京海关综合统计处处长唐仁军看来,江苏外贸一季度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运行稳定。
例如,苏州市进出口4128.3亿元,增长1.4%,高于全省进出口增速。南京、镇江、盐城和徐州也分别增长2%、16.9%、5.7%和11.6%。在具体的行业方面,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优势明显。江苏与韩国、欧盟、美国等几大市场的贸易额也都有所好转。
而对其他主要省份而言,尽管都为负增长,但增速也有差异,其中,广东、上海、浙江等地降幅已经较为稳定,而北京、天津和辽宁三地皆出现了两位数的降幅。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即使是从主要省市来看,长三角的外贸情况也比珠三角区域要好一些,长三角的优势主要在于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都比较高,制造业比较发达,集聚程度也高。广东的加工贸易则是从前几年就开始出现问题,现在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但是降幅也已经趋缓。
如果分别从进口和出口的情况来看,主要省市中,包括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在内的多个省市都出现进出口“双降”的局面,这也与全国目前所面临的形势相吻合。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山东、福建、重庆在一季度依然维持了出口的正增长,四个地方的出口增速分别为3.6%、1.9%、2.3%和0.7%。
从进口的情况来看,进出口总量前十的省份中,无一例外都呈现进口负增长的态势。
不过,东部地区的贸易强省地位仍然很明显,以浙江为例,一季度,浙江省外贸进出口占全国外贸比重8.8%,其中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11.9%,高于去年同期出口比重0.02个百分点。浙江省进出口全国第四、出口第三、进口第六的规模保持不变。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多个省市的外贸数据在三月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例如,一季度广东外贸总体在经历1-2月出现较大下滑之后,3月份进、出口均出现同比增长,杭州海关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经过1、2月份进、出口同比连续“双降”后,3月份全省出口同比出现回暖。在上海,经过季节性调整,出口已实现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且增速逐步提高。
中西部地区易受项目变动影响
而在中西部地区,外贸形势则出现参差不齐的局面。
从中部地区来看,湖北省一季度进出口增速4.8%,是中部地区进出口增速唯一保持正增长的省份,也是全国六个进出口保持增长的省份之一。
湖北省商务厅分析,湖北外贸在3月份发力非常明显,当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了12.4%,拉动了一季度进出口的回升,而这得益于联想、华星光电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和后续的产能释放。
从其他中部省份的情况来看,按美元计算,今年一季度湖南省全省进出口同比下降35.2%,安徽、河南等地进出口也都呈现下降态势。
白明分析,从湖北的情况来看,除了大项目的优势,湖北也有长江经济带的优势,将会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
不过,白明表示,中西部对外贸依存度仍然比较低,有时候容易出现落差较大的情况,比如,类似富士康这样的工厂搬迁,就可能造成一个地方外贸的极速上涨,这种情况并不是持久和稳定的增长。
从总体的进出口份额来看,中西部地区仍然处于全国中间和偏后的位置。从河南开始到最后一位的青海,21个省市的进出口额在一千亿以下。
从西部地区来看, 个别省市在进口和出口上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例如,贵州一季度出口同比大幅增长148.1%,宁夏、新疆两地也录得22.7%和12.1的增速。但同时,青海出口大幅下滑,一季度增速为-70.5%。
在进口方面,中西部地区也仍然以负增长为主,其中,云南和宁夏分别实现了进口26.2%和20.1%的增速。
白明认为,中西部地区进口和出口基数都相对较低,受项目变动等因素影响比较明显,在他看来,中西部借助“一带一路”,借助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和当地资源,还有产业结构转移等因素,能够使自身的贸易条件得到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