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在全球需求疲软形势下,中国出口企业却发现一丝曙光,他们不断从竞争对手那里夺取市场份额——这对中国来说固然是好消息,但扩张本身却会加剧贸易紧张关系。
据路透社4月22日报道,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由2014年的12.3%升至13.8%。这是美国在1968年曾经占到的比重,此后任何国家一直都望尘莫及。
报道称,这一成功推倒了之前的普遍预期。外界原本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人民币兑美元在上个10年也升值将近20%,将导致该国的市场份额被成本更低的竞争者夺走。
然而,中国在近几十年工业崛起时期兴建的制造业基础设施,正在让出口保持旺盛,也为企业生产高价值产品提供了基础。
“中国是无可取代的,”丹麦一家银制品生产企业的前中国总经理Fredrik Guitman说。他并表示,可靠的交货时间比价格更重要。“他们说45天,就是45天。”
不过,中国企业在较复杂生产线方面展开竞争的同时,也在对长期以来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去库存化,比如钢铁,该行业已经成为刺激全球贸易紧张关系的一大因素。本周美国和其他七个国家呼吁采取紧急行动,应对钢铁供应过剩的问题。许多人把过剩归咎于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2015年进口大幅下降逾14%,一些经济学家因此暗示,中国正在部署“进口替代”战略,将外国品牌挤出国内市场。
报道称,中国企业在外国市场百折不挠,主要依赖于该国对规模巨大且完整的供应链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使得中国企业在外国公司看来行动更加迅速,也更加可靠。这些外国公司将全部或部分产品外包出去。
“可靠性和速度比价格更重要,”Guitman说,“商品缺货带来的损失远远高于价格略高带来的损失。”
报道称,这一制造业环境使得生产原创产品的企业调整其产品并扩大规模。
“中国出口结构或许不像高收入经济体那么高端。但在更好的劳动力教育程度和创新投资增长之下,中国产品的单位价值逐渐变高,而且需要技术更熟练的劳工,”汇丰分析师报告称。
但尽管中国扩大了市占率,这个蛋糕仍在不断萎缩,而且中国企业尚未打造出类似苹果和路易威登这样响当当的品牌。
很多中国工业创新都侧重于加工和生产改善,以生产出成本更低但质量可接受的产品。
一些人担心,雇佣成本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会产生影响。
“这给企业带来升级压力,”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称。
报道称,中国生产者定价能力连降四年,中国政府预期未来还将面对更多困难。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日前表示:“今年对外贸易环境仍复杂且不容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