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28日,全国首家集小龙虾产业链“产、学、研、创”于一体的职业教育机构——潜江龙虾职业学院成立。开学仪式上,由该院院长李加红和多位专家共同编撰出版的全国首套小龙虾职业技能培训参考书同期发行,包括《小龙虾烹饪师操作手册》《营养师与配餐师操作手册》等。
经过多年发展,小龙虾已成为潜江最亮丽的名片之一。然而,潜江已不仅仅满足于卖虾子,近几年多头发力,规范小龙虾产业链条的各项标准,牢牢掌控小龙虾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
技术规程晋升国家级
. 刘主权是潜江“虾稻连作”第一人。他率先在稻田里养虾,让大规模养虾成为可能。
虾稻连作也有缺点,比如规格小、产量低、效益差。从2010年起,潜江集合各路专家,对该模式进行改进,“虾稻共作”模式应运而生。
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介绍,相比“连作”,“共作”将“一稻一虾”,变为“一稻两虾”,不仅有效提高了稻田的综合利用率,还克服了“虾稻连作”模式的缺点,受到虾农广泛好评。
2012年,潜江市水产局将“共作”技术理论化,从规范、模式定义、养虾稻田环境条件、养殖模式、病害防治、防止敌害、捕捞、水稻栽培与管理以及潜江龙虾质量标准、标志、包装和运输技术要求等方面,撰写《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
2013年,该规程被提交给中国渔业协会,经严格评审后,中国渔业协会正式将其作为行业技术规程公布实施。
目前,采取潜江“虾稻共作”模式的虾农已遍布全国,成为农民增收的利器之一。
全国最大的虾苗基地
推出5种标准养殖模式
走进位于潜江高场的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标准化的养殖池里满是虾苗。在此负责的水产专家舒新亚介绍,这个中心解决了制约小龙虾发展的大难题。
小龙虾火了,农民都想养虾,然而几年前,找到合适的种虾并不容易。
舒新亚说,那时候虾农主要用虾季结束后的陈虾做种。这种虾价格高、成活率低,不少虾农因此利益受损。从长远看,由于缺乏足够的虾种虾苗,整个龙虾产业的发展也受制约。
2013年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潜江莱克集团董事长郑玉林向省主要领导当面汇报这个问题,引起高度重视。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支持潜江以莱克水产集团为依托,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
经过3年发展,该中心已拥有4.6万亩的养殖和繁育基地,去年以来,已销售虾苗近20亿尾,不但解决了潜江当地虾苗问题,还为省内其他地方供应40万亩养殖面积的虾苗。潜江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虾苗输出地。
此外,该中心还研究出5种标准养殖模式,从高成本高收益的人工水池养殖,到适合普通农民的稻田养殖,以及新的“鱼虾混养”“大棚反季节养殖”等等。
潜江龙虾职业学院
两年将培养万名龙虾工
小龙虾红火,产业工人却紧缺。“最缺的是厨师。”潜江龙虾职业学院院长李加红说,目前全国各地的龙虾餐饮企业纷纷到潜江来“挖人”,目前中级烹虾师月薪8000元起,高级烹虾师可达到12000元至15000元。
厨师紧缺带来的结果是,潜江本地餐饮企业的薪酬水平不断提高,而一些水平不高的厨师高薪加盟外地餐饮企业,做出来的虾子差强人意,“这又给潜江龙虾厨师这一职业抹了黑。”
去年,潜江市开始推动成立专业的培训学校。李加红说,潜江龙虾职业学院第一批招收烹饪专业400人,水产养殖专业200人。今明两年,可在政府扶持下,免费培养包括龙虾厨师、厨政管理师、面点师、养虾工等工种在内的1万名龙虾工。“学院不仅能够缓解龙虾餐饮行业的缺工现象,我们还希望制定龙虾工的能力评定标准,规范行业内用工目前相对混乱的局面。”李加红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