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1日专电:11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甘肃省卫计委主办,定西市政府、甘肃扶正药业承办的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在北京举行。据论坛主办方介绍,甘肃定西一带生产的黄芪已于6月1日已经中华中医药学会被认证为“道地黄芪”。
11日上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的主持下,来自中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名医、专家齐聚北京,分享有关黄芪的研究成果。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出席会议并致辞,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定西市市长唐晓明与会。
根据论坛日程安排,11日至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张伯礼等专家将亲自或委托专人就黄芪最新研究成果作专题报告。
夏红民说,甘肃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中药材是甘肃群众的主要富民产业。此次定西通过“黄芪道地产地”认证,有利于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为产业扶贫带来利好。
与会专家、学者在分享研究成果时介绍,黄芪作为常用的“扶正固本,补中益气”药物,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史,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降血压。研究表明,黄芪中蕴含的黄芪多糖(APS)在抗肿瘤方面有显著成效。
业内人士盼望加强黄芪研究与开发。甘肃扶正药业董事长杨军说,中国是黄芪最早也是最大的生产国,但目前在黄芪的研发和应用上却是意大利走在世界前列。他呼吁加强黄芪等道地中药材的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黄耆”。《本草纲目》记载:“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本草经集注》则记载,“黄芪第一出陇西、洮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古文献中的“陇西、洮阳”,包括现今的甘肃省定西市全部、陇南市及甘南藏族自治州之一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