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热点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多个城市完成活动断层探测 避让标准征集意见中
作者:金佳绪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484    更新时间:2016/7/1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新华网北京6月30日电:活动断层是地震地质灾害的“元凶”,它不仅是产生地震的根源,也是严重的地震灾害带。6月29日,中国地震局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徐锡伟研究员就我国活动断层探察进展及相关应用做了介绍。

  徐锡伟表示,持续地、高质量高水平地开展活动断层探察,准确定位活动断层位置及发震危险性,不仅在科学上有利于深刻认识地震发生规律,而且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活动断层探察取得丰硕成果

  据徐锡伟介绍,为了有效提升我国防震减灾基础能力,我国自2000年以来就开展了中国活动断层探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进展体现在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1:5万活动断层填图两个方面。

  目前,全国已经完成了4座直辖市、22座省会城市、43座地级城市、5座县级城市的活动断层探测工作。由中国地震局牵头起草并颁布的地震行业技术标准DB/T 15-2009《活动断层探测》,开拓了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找出潜在的地震灾害源的新途径,为规范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提供了技术保障,有效地减轻了城市地震灾害。

  据悉,以整座城市区为探测对象、以活动断层避让为目标的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工作在国际上乃是首次。

  徐锡伟表示,中国地震局于2009年起正式启动1:5万活动断层填图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华北地区”和“南北地震带南段”两个地区合计长度7320公里55条主要活动断层填图,南北地震带北段28条主要活动断层填图正在进行中。这些成果已经用来确定未来地震危险区,为重大基础设施避开活动断层提供依据。

  徐锡伟就我国活动断层探察情况进行说明。新华网 金佳绪

  活动断层探测“功在今朝、利在千秋”

  徐锡伟在回答记者关于活动断层探测投入的提问时表示,针对一个城市的探测由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解译、地球物理勘探、钻孔探测、古地震探槽开挖和识别、地层年代样品系统测试等部分组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DB/T 15—2009《活动断层探测》规定的工作内容进行探测,一个地级城市范围内的探测大概需要花费1000万元左右,这笔钱与城市建设相比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最终探测结果也将为城市规划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等关键步骤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我国复杂的地质情况,往往需要几代人不断地努力和投入,开展探测研究。”徐锡伟说,“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我们国家将有很多新的城市和乡镇拔地而起,城镇化建设若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那可谓是"功在今朝,利在千秋"。”

  让“活动断层避让”走好“最后一公里”

  据悉,活动断层同震错动对地面建(构)筑物的直接损坏已经成为不争的科学观测事实,但如何进行避让在我国尚缺乏可以执行的法律依据。

  就此问题,徐锡伟表示,我国《活动断层避让》地震行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已经起草完成,避让标准将就一般建(构)筑物和特殊建(构)筑物的避让距离,以及避让标准的试用条件等问题进行详细考虑和规划。

  “现在正在征求各行各业的意见,特别是建筑部门和规划部门技术专家以及管理人员的意见。”徐锡伟说,“我们争取使活动断层避让的标准尽早出台,走好活动断层探测结果转化为减灾行动的最后一公里。”

文章录入:hguang8379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