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论坛 >> 正文
现代化学校图景:国内外办学标准比较的视角
作者:余奇 黄崴 鲍银霞…    文章来源:外国中小学教育    点击数:367    更新时间:2016/11/30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作者简介:余奇,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广州 510035);黄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 510035);鲍银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广州 510035)

  内容提要: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制定了学校办学标准。本文从国内外各类办学标准以及学校自身改革发展实践前行的过程,探究现代化学校以及现代化学校的特征。

  关 键 词:现代化学校 学校办学 义务教育

  标题注释: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义务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ZQJK005);广东省教育科研重大项目“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理论、指标体系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JK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杜威(John Dewey)在《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中对20世纪初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型学校,包括“有机学校”、“游戏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所进行的革新作了详细记述,在杜威看来,这些学校代表新学校未来共同的趋势。我国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最终需要具体落实并体现到每一所学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地区都纷纷制定各类现代化学校标准,许多学校也将现代化学校作为理想前行的方向。尽管时代大不相同,但当前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学校过程中变革范围之广、力度之深、形式之多、速度之快已远超杜威所描述的20世纪初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或许当前各具特色现代化学校的蓬勃发展,就代表着当前我国“学校未来的趋势”。

  制定办学标准也是世界上通行的经验做法。“优质学校”标准较为常见,“蓝带学校”则是美国人眼中的理想学校。尽管提法不一,但无论是“优质学校”还是“蓝带学校”,都是一种理想学校图景。办学标准总是承载和表达着特定的目的和理念追求,具有明显的价值指向性。[1]从这些办学标准中,可以让我们对于现代化学校或对于“明日之学校”有更多的理解及认识。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内容所涉及的学校仅指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

  一、发达国家或组织的相关学校办学标准

  发达国家或组织对学校教育质量给予了极大关注,纷纷制定有关教育质量标准促使学校不断持续改进。这些标准不尽相同,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教育特色,其发展理念、主要内容存在相似之处,并表现出某些共同特质,这些特质代表着世界各国孜孜努力和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学校教育发展状态。2000年发布的《欧盟学校教育质量报告——16项质量指标》包含教育成就、成功与衔接、教育监控、资源与结构等四大领域16项指标。[2]英国教育标准局制定的用于公立及接受政府资助学校的《学校督导框架》,包括总体效能、学生成绩、教学质量、学生行为与安全以及学校领导与管理质量。对私立学校制定的督导评估框架主要包括学生成绩,学生行为与个体发展,教学质量,课程质量,学生福利、健康和安全,领导与管理,总体效能等。两个“框架”都详细介绍了督导评估的目的、原则、评价要点以及操作过程,内容各有所侧重。[3]2002年美国对实施了近20年的“国家蓝带优秀学校计划”进行修订,提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蓝带学校计划”。蓝带学校评价指标主要有8项,包括对学生的关注和帮助,学校组织系统和文化,对标准和课程的挑战,教学互动,教师群体职业能力,领导能力和教育活力,学校、家庭和社区关系,学业成功的指标体系。[4]2006年日本颁布用以指导学校评价的纲领性文件《义务教育学校评价指导方针》包含了10个一级指标和若干项二级指标,该评价指导方针具有理念的指导性与系统的开放性、方法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主体的多元性与多维性、项目指标的重点化与序列化、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与有效利用等基本特征。[5]

  二、国内经济社会发达地区有关学校评估标准

  建设现代化学校成为了国内经济发达省(市)提升办学水平的价值追求。2011年底至2012年,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代表,在办学方面出台了新标准,“新”主要体现在从原先关注学校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硬件”到重视办学理念、内涵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软件”,新标准的出台和这些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学校现实条件紧密相关。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无论在硬件建设、信息化装备,还是教师水平、管理水平等,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标准已从原先的“基准”标准到目前的“引领性”标准。2012年,江苏颁布《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内容主要包括办学理念与办学行为、学校人才与队伍建设、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硬件设施与条件保障、学校管理与办学特色五大部分。从主要内容来看,江苏的“标准”是“目标标准”,将受教育机会与基本办学条件上较低层次的外部均衡提升为教育质量与特色优势上的内在均衡,从初步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2012年底,天津颁布《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13-2015年)》,其中包括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师队伍、素质教育四大部分共100条,并明确提出:通过实施“标准”,着力加强学校现代化基础建设,突出内涵发展;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加强教学管理,提升办学品质。2011年上海颁布《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在主要内容中,资源配置只花了较少的篇幅进行表述,着力突出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四大方面。上海颁布的办学基本标准虽然表述的是“基本”标准,没有表述为“现代化”标准,但着力点已经不在一般办学基本条件及设施设备方面,更多强调的是内涵建设、学校管理和人的发展等“软件”。2014年广东颁布《广东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指引》,包括“办学理念先进”等九大方面,“指引”体现了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公平、优质、特色等,意图激励、指引学校在办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追求内涵发展,追求卓越。

  三、国内外学校相关办学标准比较研究

  从以上对全球范围内学校的办学标准来看,公平、质量几乎是所有国家或组织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根本核心理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重心都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即由注重数量和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公平的阶段演变,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已不是办学基本条件落后或差距的问题,而是质量问题。

  从评价理念来看,普遍体现人本、公平与质量。一是体现人本,无论国内现代化学校标准还是发达国家组织,其制定的学校办学标准都渗透着“人本”或“生本”理念,强调关注学生个体。英国“学生行为与安全”指标观测点就包括“学生对其他同学和成人的尊重以及他们免于受到欺侮、骚扰和歧视的情况”。二是体现公平,公平是现代学校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点在多种办学标准中均有明显体现。其中我国江苏明确提出“留守儿童少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体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三是体现质量,各种办学标准都重视对办学质量、效率的评价,主要体现为对学生成就的评价。无论是欧盟的“终身学习八大核心能力”还是美国的“学业成功指标体系”,都反映了各国重视办学效率的共同价值理念。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J.Sternberg)认为,优质学校应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在快速发展社会中成为积极主动和有创造力公民所需具有的知识与能力。[6]

 从评价要点来看,全面关注学校发展的关键领域。各国办学标准虽然在表述上各不相同,但都全面涉及了学校办学的基本领域: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课程教学、学校管理、学校与家庭、社区联系等。在学生发展方面,共同点是强调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处境不利儿童(含残疾儿童)和具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强调所有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整体发展,而不只是学业成绩提高;强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学生安全的重要性。在学校管理方面,共同点是强调学校文化或学校精神的树立。在学校与家庭、社区关系方面,共同强调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以及学校与社区建立起良好关系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从评价内容来看,重点是学校的优质发展、内涵发展,突出“软件”建设,体现了办学的基本价值转向。单从文字篇幅来看,发达地区的办学标准已不再将办学条件作为指标主要部分,而重点放在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特别是办学思想、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方面,这些占据了国内各省市现代化办学标准的主体内容。

  从评价特色来看,不同的办学标准都各有特点。国外有提出学会学习、幸福感等新型指标,国内多个省市制定的标准则强调学校的特色发展和文化建设,如江苏将办学特色作为单独部分加以突出,强调“有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天津则突出学校文化建设并明确“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发展”。这些都真实反映了经济社会差异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对学校的不同期望及要求。

  四、现代化学校相关研究

  (一)教育现代化理论基础。

  教育现代化相关理论是理解现代化学校的基础。教育现代化相关理论成果丰硕,包括国家及区域宏观层面的教育现代化,相关研究涵盖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多个领域、范畴和问题,其视角各有不同,包括教育现代化概念的界定、内容和特征的探讨、指标体系的建构、发展模式及其机制等等。其中,顾明远就教育现代化专题发表了系列观点看法,形成有关教育现代化的较完整的理论。他将教育现代化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包括的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的信息化和创新性;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7]冯增俊将教育现代化理解为一种推进教育从旧模式向新模式演进的历史进程,这种进程具体内涵突出表现在九大方面,包括教育现代化是改革进程、复杂的系统进程、全球进程、整体演进进程、长期进程、不可逆进程、进步进程、适切化进程、循环递进进程等,并归纳出教育现代化的有关发展趋势,包括生产性日趋强劲、革命性将愈显突出、发展性将更受重视、综合性将趋重要、国际性将日益加强。[8]这些基础研究很好地阐释了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有什么特征,对我们科学理解认识什么是学校现代化以及现代化学校有何特征也提供了根本指导。

  (二)现代化学校理论研究。

  国内也有学者对现代化学校进行了研究。陈如平认为现代化的学校应该“软硬兼施”,既要有崭新的校舍、先进的设备,又要有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学艺术、手段、方法,教育管理、评价,乃至富有现代意识、现代技能的校长、教师和学生,这几方面对于建设一所现代化学校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9]王铁军认为学校教育现代化是指学校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传统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其核心是学校教育主体的现代化,即教师和学生的现代化。[10]李继星对现代学校做了界定,他认为现代学校是根据工业社会、知识社会及知识社会以后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进行培养教育的场所。学校的现代化是指在工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以后各时代,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现代性不断增长的状态和过程。[11]以上有关现代化学校观点多见于20世纪或21世纪初的研究文献,对什么是现代化学校以及包括的内容等做了初步研究,李继星则将现代学校、现代学校制度等几个相关概念做了区分和阐释。与教育现代化相关理论研究和自身在教育实践中的关注度比较而言,现代化学校的相关研究就略显不足。现代化学校更多体现在校长的“嘴中”和挂在学校的“墙上”,是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作为办学的一种价值追求而存在,与教育现代化研究理论比较起来,对现代化学校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全面、深入、系统。究竟什么是现代化学校、现代化学校有哪些特质并不清晰。

  (三)现代化学校实践探索。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重视学校在教育中基础性作用的趋势下,随着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研究等运动的开展,权力逐渐下移到学校层面,学校办学积极性得到释放,不断推动自身改革发展。我国数以万计的中小学也通过不同方式积极推进自身现代化的发展,从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师资队伍等各个方面持续推进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整体发展水平。从办学理念方面看,强调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包括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观念、遵循教育规律观念等。在学校管理上,重视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包括形成完整稳定的民主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包括自主选择建立学校理事会、校友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逐步扩大社区、家长、校友在学校事务中的决策和监督权等。从教育教学方面看,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创新,通过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从教育信息化方面看,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办学决策、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学创新、家校联系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包括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教育搜索引擎、教育数字图书馆、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远程教育平台等组成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和服务体系。从办学开放程度看,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学校与社区、社会沟通合作更加密切,还有学校通过引进国际教育资源,与海外同行建立姊妹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五、现代化学校图景

  现代化学校必须凸显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如同杜威所记述当时不同种类的新型学校一样,我国现代化学校也必定是各具特色、风采迥异,但又必然都是围绕基本价值追求并具有某些共同稳定的特质。

  (一)现代化学校应凸显“公平性”

  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应当公平地惠及每个人,让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每个人都能够平等享有这种教育公共服务。政治学家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主张把机会平等分为平等进入和平等起点。平等进入要求关注竞争权利的机会平等,现代化学校既要保障包括公平对待每一个受教育的对象,保障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其他需要特殊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平等起点即如何平等地发展个人潜力,这要求现代化学校在确立教育机会平等时,更要注重发展潜力的机会平等,即在每一位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应“一视同仁”,而应该有区别对待不同的教育对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

(二)现代化学校应凸显“优质化”

  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提升教育质量是世界孜孜不倦追求的共同主题。美国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在《国家处于危险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要尽一切努力来拯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张新平等人也认为,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办学标准应主要由生成性的学校理念、追求卓越的课程教学、充满活力的内部管理和高支持的外部环境等四个维度构成。[12]

  (三)现代化学校应凸显“开放性”

  现代化学校的课程应及时恰当反映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新成果,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以及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都应体现这一特点。应加强与兄弟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的沟通合作,获得社会资源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支持,不断受到社会力量和各种信息影响并持续对学校自身加以改进。应加强对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国家观念和国际意识,懂得基本的国际礼仪等等。

  现代化学校应凸显“变革性”。现代化不是一个固态静止的概念,学校的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过程。英格尔斯(Alex Inkeles)提出人的现代化的“12条标准”就包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现代化学校应不断进行改革发展,将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提高办学水平,不断追求卓越。现代化学校不应静止不变,而是应适应、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变革,追求内涵发展、优质发展,追求卓越。

  (四)现代化学校应凸显“民主性”

  广泛的民主对于现代化学校来说必不可少。学校治理结构的设计越具有广泛的民主性、代表性,越能体现全校师生的共同意愿,就越能得到广泛实施,从而越具有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要完善校长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的管理体制,要完善决策科学、管理民主、参与广泛、监督有力、问责清晰的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吸纳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

  (五)现代化学校应凸显“信息化”

  现代化的教育设施设备和教育信息资源是现代化学校的基础,是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以教育信息的现代化带动课程、教材、教学变革和教育决策、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同时,更为核心的是需要培养学生在当前以至未来社会所必需的信息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现代化学校应凸显“文化性”

  “文化建设”指向学校整体性革新与内在自觉,是现代化办学的终极旨归。[13]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现代化学校只有凸显文化性,才能避免千校一面。一方面,学校需要持续改善校园物化环境及生态环境,使之饱含科学与人文价值,能充分体现先进办学思想,给学生以幸福快乐、积极向上的感受。另一方面,也需持续改进校园精神文化,让学校的愿景、目标、文化得到教师及学生认同。除此之外,现代化学校需要正确对待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两者必须是辩证统一,在现代性不断增长的状态和过程中,传统不仅不应该消亡,而且应该在社会改革发展中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现代化学校应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地方特色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并不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张新平.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6,(10):41.

  [2]European Communities.(2001).European Report on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Sixteen Quality Indicators.Luxembourg.Office of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lties,13.

  [3]Ofsted.(2013).The Framework for School Inspection.Refer-ence No.120100.

  [4]于长学.美国新“蓝带学校”计划[J].基础教育参考,2003,(1/2):23.

  [5]李广,马云鹏,高山达雄.促进学校自律、持续的改善与发展——日本《义务教育学校评价指导方针》解读[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6):4.

  [6](美)斯滕伯格.论优质学校的现代标准[J].教育发展研究,2009,(2):42.

  [7]顾明远.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9):6-9.

  [8]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J].教育研究,1999,(3):14-17.

  [9]陈如平.营造现代化学校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9):4.

  [10]王铁军.学校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2.

  [11]李继星.现代、现代学校与现代学校制度[C].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06:189.

  [12]张新平,郑小明.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办学标准:目的与维度[J].中小学管理,2015,(7):38-39.

文章录入:hguang8379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