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质量自然直接关乎粮食的质量安全。当前,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落实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根基在保护好耕地,根本在确保产能。换言之,提升耕地质量至关重要,而要提升耕地质量,标准手段必不可少。
2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紧密结合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改造中低产田、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土地深耕和节水灌溉等,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由此可见,无论是落实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还是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离不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
高标准农田,一般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长期的科研观测表明,优质耕地土壤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在60%~70%,但有各种障碍问题的耕地土壤贡献率只有40%左右。当前,我国水土资源约束日益明显,保持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农田对满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刚性增长的需求意义重大。
一直以来,我国用占世界约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被看成是一大奇迹。然而在我国粮食产量创纪录地实现连增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耕地质量形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耕地约1.35亿公顷,中低产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为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政策,对全国耕地质量提升作出了谋划,尤其是对耕地中的精华高标准农田给予了高度重视。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守住18亿亩(1.2亿公顷)耕地红线,确保15.6亿(1.04亿公顷)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约0.53亿公顷)。
现在,国务院再次提出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提出了“健全规划、资金等统筹机制,完善建后管护机制以及加大政府投入,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共同参与高标准农田投资建设和管护”等一系列具体的举措,不仅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早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更说明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高标准农田建设要高标准推进,首要的就是完善高标准农田的标准体系。早在2014年,我国首个《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国家标准就已颁布实施,奠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准体系基础。仅去年,我国就先后批准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耕地质量等级》等148项国家标准。应该说,经过近几年的统筹安排,我国的高标准农田标准体系正在日趋完善,但标准体系的建设非一日之功,也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高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就必须要有一个高标准的农田建设标准体系,才能让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深入推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要高标准推进,更重要的是要让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了明确的规划,也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8亿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让标准为农田建设提供必要“养分”,正如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所要求的那样,必须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实行精准管理,以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正按照标准的要求扎实推进。
“六水三山一分田”,高标准农田的大规模建设既能缓解农田数量的紧张,又能提升农田的产出和农产品质量,必须高标准的扎实推进,从而确保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增产能力持续提升,守好13亿人的“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