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的三次变迁
在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铸造车间,一张图文并茂详细记录生产流程的第三代作业指导书,贴在每个生产工序的机器上,“启动机床1秒,加工零件自检、填写自检记录1分30秒,步行至工序台2秒。”每个工序前,工人像机器人一样,按标准加工每个零部件。
汇金公司是集铸造与加工为一体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以前,汇金员工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生产拖拉机零部件。为了加快生产进度,汇金制订了第一代白纸黑字的作业指导书,员工以此为参考,加工生产零部件。虽然记录详细,但还是有很多员工仍然看不明白。但当时市场好,汇金依然干得红红火火,拖拉机配件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
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生产的零部件也更加多样化,从最初的生产拖拉机零部件,转向生产乘用车零部件。1997年,公司推行ISO9002质量标准认证,成为莱芜市第一个通过9000认证的地方企业。第二代图文结合的标准作业指导书便在此时应运而生。当年,公司生产的“球磨井盖”顺利出口法国。
第二代标准作业指导书的推出,让公司领导意识到,要想企业有更长远的发展,就要走向国际市场,要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按国际标准运作。2014年,公司又制订了第三代作业指导书,使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更加细致,质量更加稳定。如今的汇金,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等环节都有自己的标准,从人的行为、操作规范、检验审核、记录评价等,全部都要参照标准执行。
第三代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订还引起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关注。2016年,美国通用专家组再次来到汇金考察,242项标准全部审核通过,汇金如愿成为了美国通用的一级供货商。目前,汇金将世界103项标准融入企业各个环节,同时,将国内269项标准提升了一个档次。
如今,像汇金这样的企业,在莱芜不胜枚举。随着“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莱芜许多方面悄然发生了变化,管理理念由“经验型管理”向“标准化管理”转变;生产方式由“生产粗放型”向“标准引领型”转变;实体经济由“莱芜制造”向“莱芜创造”转变。同时,莱芜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非钢产业产值占比由5年前的不足40%提高至61%,让“一钢独大”成为历史。
标准种植攻克“绿色壁垒”
在传统领域,莱芜也因“标准”的推进而收获颇丰。
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姜蒜精深加工及出口的企业。农产品出口标准的关键在于农残控制。为此,万兴建立生姜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参考国际标准发现,国家制定的毒死蜱农药残留标准要比国际标准高100倍,而且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对农药残留的标准有严格的要求。
“既然国际上都对毒死蜱农药残留有严格要求,那我们就禁止使用。”万兴董事长柳建增说。
不用毒死蜱,姜螟虫该怎么防治?
为了确保生姜无农药残留,基地使用杀虫灯、诱捕器等物理捕虫方法,甚至直接组织工人去田间捉虫子。通过标准化的种植、灌溉、施肥,万兴种植的生姜成功攻克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绿色壁垒,并主导或参与了姜蒜领域多个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起草,构建起从源头到餐桌的标准化体系。
如今,万兴公司产品成功通过欧盟GAP认证、日本有机食品认证,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生姜出口第一大户。
在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莱芜市每年列支400万元专项资金,对标准化程度发展高的农业龙头示范企业,通过奖励、贴息、优惠等形式进行重点扶持。
目前,莱芜市已发布农业技术规范172项;建设完成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3家单位分别承担国家服务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6家企业分别承担省级农业、服务和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
国家标准有了“莱芜身份”
今年3月份,山东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我国首个高压电能表的国家级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力创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电器、自动化控制工程、无线通讯设备及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2008年,力创科技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全国首个高压电能表,但是当时没有该项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力创科技就根据客户需求制定了自己企业的产品标准。
随着高压电能表市场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由于缺乏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每个企业都按照自己的标准生产高压电能表,产品标准处于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力创科技主导制定了高压电能表的地方标准,在全省实施,并最终作为国家标准实施。
标准就是市场,就是核心技术,就是品牌形象。莱芜市财政每年设立8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标准化项目和在“标准经济”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实施奖励,鼓励各行业、企业瞄准国内外先进标准。
目前,莱芜有65家企业、97个产品采用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2项,行业标准49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