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把全省当成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建设”,到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建设百个旅游风情小镇,浙江打造“大景区”“大花园”的蓝图进一步走向纵深——万村景区化。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培育旅游风情小镇,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7月17日,记者从省旅游局获悉,浙江正式出台全域旅游示范县、A级景区村庄等创建标准,到2020年,浙江要让一万个村成为A级以上景区,其中一千个成为3A级景区。
为什么要让量大面广的村成为景区?万村景区化要解决的又是浙江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中的哪些痛点?记者为此专访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
全域旅游进入“村”时代
全域旅游之于浙江,是一条漫漫探索之路。
“2002年,西湖‘拆除围墙’,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接下来的15年里,西湖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时时处处可旅游的共享之地,这可以说是浙江省推进全域旅游的最初探索。”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省陆续出现乌镇、桐庐等点上的“旅游全域化”实践后,在2014年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浙江提出要把全省当成一个大景区来谋划打造,这契合了浙江省正在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努力。
江南水乡乌镇,曾经面临“景区内像欧洲,景区外像非洲”的窘境,通过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让“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去年乌镇景区接待游客量达758.8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6.28亿元。
相较于景点旅游,全域旅游是针对旅游需求侧变化的一次供给改革,主动打破空间限制,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体验。但要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光有景区的参与还远远不够。
“浙江相继推出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在全省范围内打造百个旅游风情小镇,这些都是全域旅游推进的深化与拓展。我们认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关键在县(市、区)、落点在县(市、区),只有各个县(市、区)百花齐放,才能全省满园春色,”该负责人说,“那么,县(市、区)的基本支点又在哪里呢?在村,万村景区化建设是全域旅游的基础性工程。试想,如果万村景区化实现了,那么这些县(市、区)作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要素也就具备了。当下,浙江省的全域旅游探索已经进入了‘村’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