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以及“品字标”在杭州的街头随处可见,消费者可以随时购买到“浙江制造”的好产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5日讯: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浙江省作为我国首个标准化改革试验省,再次发力启动了包括“最多跑一次”服务标准化试点、纺织产业改造提升标准化试点、智能制造标准化试点等标准化战略十大重点项目建设工程,举全省之力冲击中国制造业制高点,助力“浙江制造”品牌叫响世界。
“浙江制造”标准体系助力品牌转型升级
事实上,作为外贸大省的浙江一直是全国经济的排头兵。不过,因为浙江有大量的为国际品牌代工的企业,曾经流传一个笑话道出了代工贴牌企业的尴尬:“一卡车的泡沫塑料不如一粒施华洛世奇水晶”、“三千双袜子不如一个iPhone”、“量都做到天花板了,可利润却还在地板上”。
而如今,无论是领先世界消费品的世界标准,还是成熟的电商平台,浙江都走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前列,实现了“全球购”、“卖全球”;同时,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占据中国民企500强近三成席位……种种的改变昭示着 “浙江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澎湃的新兴力量。
近日,记者随“质检总局质量提升媒体行”深入浙江省绍兴、温州、台州、杭州等地探访了浙江制造业的现状,发现亮丽的数据和澎湃力量的背后是浙江社会各界积极投入以标准化改革为引领,大力实施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打造“浙江制造”所爆发的创造力。
为了实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浙江省早在2014年就在全国率先建立“浙江制造”标准体系,正式启动认证“浙江制造”,将“浙江制造”打造成为具有严格认证标准、瞄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的品牌标识。该标准体系包括“管理标准”和“产品标准”。
“管理标准,是针对企业成为品牌设置的基本条件,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协同性、社会责任和品牌卓越性等都有严格要求。对应管理标准,制定了《‘浙江制造’评价规范》。产品标准,是针对具体产品类别进行设定,要求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高于国家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浙江省质监局副巡视员邢泽亮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给出了明确解释。
经过浙江省多年深入实施质量提升战略,尤其,近年来在开展“创建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并以打造“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为抓手,联动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简称“三强一制造”),不仅尴尬的局面破解了,还完成了转型升级。
“瓯海500多家眼镜企业,是典型的‘一镇一产业’块状经济的缩影。创立于30年前的通达做企业贴牌生产多款国际知名品牌眼镜,有的产品出厂价200-300元,给外国品牌加工后大品牌能卖到5000-6000元。想想这20倍的差距,有点心酸………"瓯海眼镜协会会长、通达光学董事长周爱松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语带酸楚。在品牌创建和探索中,周爱松坦言并不容易,但这是未来在行业立足的必经之路,如今公司注册了自主品牌并以该品牌布局全国门店经营。
瓯海眼镜企业只是浙江以质量提升促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通过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浙江省相关产业出口质量提升明显,"十二五"期间,示范区出口产品每一亿美元境外通报退运率下降75%。
记者从浙江省质监局了解到,浙江省先后制定实施《浙江省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三五”规划》、《“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浙江省“标准化+”行动计划》、《浙江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浙江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等政策方案,全力推进质量提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截止2016年,示范区出口产品每一亿美元境外通报率不到浙江出口通报平均水平的1/11。质量提升为集聚产业化解国际贸易压力、稳定出口增长提供了动力,多个产业从金融危机以来连续保持年均15%以上的高增长,浙江示范区出口总额也从2009年的75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45亿美元。” 浙江省质监局监督处处长沈华清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紧紧围绕重点日用消费品标准以及生产环节,坚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产品、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过去宣贯政策的时候,总会被问到这个活动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的问题,而质量提升示范区在推广的时候,大批的市县都没有任何犹豫,积极申请示范区标准,并以标准为引领实施转型升级。这说明‘质量提升示范区’确实契合了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也顺应的企业的发展趋势。”沈华清说。
正如沈华清所言,在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上,浙江的各个地市区县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浙江从省政府层面的重视和大力宣贯,另一方面是浙江块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包括质量在内的很多问题,地方上对质量提升的需求迫切。
据浙江省质监局提供数据显示,台州智能马桶和浦江挂锁产业产品合格率上升明显,同比分别上升54.2%和57.87%。2016年,南浔木地板、上虞风机监督抽查合格率均为100%,玉环家具和嵊州厨具监督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7%和98.13%。
在分析浙江质监部门的具体优势时沈华清说,我们的工作分梯级推进:
“点”上抓企业培育。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行业“单打冠军”、传统产业中的老字号等为目标,建立“浙江制造”培育梯队,纳入“浙江制造”品牌训练营集中培育,打响一批能够代表浙江制造的名企名品。目前,品牌训练营已完成三期800家企业对标达标活动,已确定重点培育企业422家,全省共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企业7476家。
“线”上抓行业引领,不断推进行业标准。以我省10+1传统产业和8大万亿产业等为重点,找出每个行业的“第一”和“唯一”,打响一批能够代表浙江制造的知名行业。目前,已确定智能马桶盖等培育行业91个。
“面”上抓县域试点。构建“省政府质量奖,品字标‘浙江制造’,浙江名牌、著名商标、出口名牌”三级品牌梯度培育体系,选择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域作为培育试点,在优势产品和块状产业中打响一批“浙江制造”品牌。目前,已在38个县开展试点。
以标准化+为突破 实现标准由跟跑到领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浙江省坚持标准化战略导向,以开展首个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推动主要消费品标准由跟随者向创新者、领跑者转变。将消费品标准化工作纳入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
据了解,《浙江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将消费品标准化工作列为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 “标准化+”行动计划,推动重点消费品领域企业研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消费品标准比对与报告制度,针对重点消费类产品和大宗进出口产品,分批开展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出口标准的比对工作。
目前累计批准发布消费品“浙江制造”标准52项,包括家用电器、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服装服饰产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传统文化产品等消费品。
嵊州市副市长娄万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4年8月嵊州开展实施厨具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以来,在质检总局和省、市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嵊州结合“浙江制造”试点培育工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重点在提高产品品质、制订产品标准、创新产品智造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厨具产业综合竞争力和质量总体水平,打造嵊州“中国厨具之都”的金名片,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嵊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引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标、行标,鼓励企业主动对标、达标,厨具行业中共7家企业参与制修订4个国家标准和4个行业标准。
亿田、帅丰、森哥等企业主导制定“集成灶”浙江制造标准,自亿田电器获得全省首张集成灶“浙江制造”证书后,嵊州市目前共获得“浙江制造”认证证书8张。
亿田董事长孙伟勇表示,取得“浙江制造”认证证书后,产品溢价率达10%,2016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5%,市场占有率从8%提升到了12%。与此同时,组建“中科院过程研究所亿田厨电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中心”,共同研发油烟分离机烟气净化技术,打造无害化的厨房理念,成为我国首推“治霾”的民营企业,为家庭开创健康无害厨房。
在台州,智能马桶领域的标准创新也令人点赞。浙江欧路莎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友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台州智能马桶行业协会还牵头制定了行业最高水平的产品团体标准——浙江制造智能马桶产品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整机寿命循环试验的标准是5万次,而国标要求是4万次;座便盖圈开合寿命的标准是4万次,而国标是3万次;在洗净水温度、暖风温度等指标上。‘台州标准’甚至强过了以往公认严苛的日本标准。比对国际标准,我们也在争创世界级标准,进而改写产业格局。”
在绍兴诸暨,浙江洁丽雅集团董事长石磊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争取标准话语权,是企业领先起航的重要保证。洁丽雅作为中国家用纺织行业副理事长单位,家纺行业毛巾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为主及参与制定《毛巾》等产品1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将现有浙江袜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升格为国家纺织袜业检测中心,为我国纺织行业和大唐袜业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记者从浙江省质监局了解到,“浙江制造”认证按“企业自主申明+第三方认证+政府监管+社会采信”原则,吸纳美国UL、德国T?V等国际认证机构共同成立“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开展“浙江制造”认证,实现了全国首个区域性品牌认证的突破。
台州智能马桶国家级质量提升示范区办公室主任许文平(右1)、台州智能马桶协会理事长、浙江欧路莎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友(右2)、台州市质监局总工程师花文杰(右3)、浙江欧路莎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宁(右4)就智能马桶产业的发展情况共同接受记者采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
浙江还与国际认证联盟IQNet签署协议,推动国际互认合作。积极以“浙江制造”标准互认推动认证结果互认,通过“一次评审、一张证书、两个标志”,实现了“浙江制造”在国内国际的市场采信。
“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带来的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浙江温岭的爱仕达成为全国最大的厨具生产基地之一,成为不粘锅行业标准、高压锅国家标准等1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爱仕达产品畅销欧美、日韩、东南亚、中东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波方太厨具公司品牌价值远超西门子厨电产品品牌价值;嵊州市作为首批“浙江制造”品牌试点县,企业产品责任险投保率达62.7%,厨具行业规上企业销售连续三年保持30%左右增长,侧吸下排式集成灶占全国90%以上份额。
一流的“浙江制造”需要一流的标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浙江率先垂范通过先进的制造标准,推动“浙江制造”实现高品质、高标准发展, “浙江制造”正在逐步成为各行各业的标杆,逐步实现“浙江制造”品牌走出去叫响中国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