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高通公司宣布将在其推出的智能家居平台上配备谷歌助手,以加强与谷歌公司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技术合作,进而提高用户对智能家居设备的使用体验。
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的整体产值将突破万亿元,其中智能硬件的产值或达6000亿元。其他第三方数据也显示,中国智能家居潜在市场规模约为 5.8万亿元,其中智能家电产品市场约4万亿元。
在2018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三星电子和乐金电子(LG)分别推出其添加了语音功能的智能电视和冰箱等家电产品,以通过语音识别功能实现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服务。
但智能家居仍然面临“不智能”的困境。公开数据显示,当下智能家电用户激活率尚不足20%,使用半年后继续使用家电产品智能功能的用户不足5%。
奥维云网副总裁郭梅德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虽然家电智能化是行业共识,但短期形成巨大突破较难。因为智能家居的发展面临通信标准不统一、不同品牌数据难共享、数据结构和智能算法未能形成有效对接等难题。
互联互通难题
集邦科技旗下拓璞产业研究院协理谢雨珊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智能家电的特点包括:应具有自动感知功能,能接收与自动控制住宅内远程控制指令;能与住宅内其他家电等设备互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住宅空间环境自动设置和控制;依用户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并自动做出回应;能自我维护。
谢雨珊表示,智能家电还应具备兼容、开放性,因为同一个家庭内的智能家电产品不一定来自同一厂商。可能因为不同家电产品的通信协议不同,难以形成统一家庭网络系统,无法在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方便统一的使用界面,进而影响智能家居市场发展。
四川长虹一位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影响智能家居“智能化”首要的障碍是没有统一的通信标准。如果家电产品有统一的通信标准(协议),“大家可以遵循共同的标准,这样不同品牌的家电就能进行相互的关联、对接和交互。”
群智咨询资深分析师彭预涵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从目前的单品智能向局部智能过度,需要政府对通信标准进行统一,协同不同类型硬件和应用等。随着5G的普及,局部智能将有机会实现,前提是政府须加快5G网络的建设和内容准入的开放。
统一通信标准的重要性还在于,未来智能家居时代的连接手段必然多元化。以提供物联网家居安全系统产品为切入的万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太兵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未来人与智能家电交互的方式是多元的,有时用APP,比如远程控制;有时用智能音箱,比如在客厅;有时则用指纹,如智能门锁等。“没有哪种方式可以全部覆盖”,因此不同方式、技术之间的连接就更为重要。
相关机构正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在2018年1月9日~10日举行的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家电分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来自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审定通过了由海尔牵头制定的《智能家用电器智能化技术电冰箱的特殊要求》、《智能家用电器智能化技术空调器的特殊要求》2项国家标准,同时启动对智能酒柜、智能电热水器、智能洗衣机3项国家标准的讨论研究。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目前正在推进智能家电跨品牌互联互通工作,提出了云端互联的轻量级技术方案,在最大限度维护企业既有利益和个性化的同时,实现跨品牌互联互通。
尚处初级阶段
彭预涵表示,任何产品都会经历起步、发展和飞跃的发展阶段,智能家居的发展如果放在整个物联网的发展进程中看,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即单品智能阶段)。以智能电视为例,目前具备了“智能”的基础,但是在内容、资源、软件以及芯片等方面还不够完整和完善。
“这是一个很大的瓶颈和障碍”,前述四川长虹负责人表示,不管是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抑或智慧城市,内容和服务提供还存在很大不足。比如智能冰箱可以与超市或商场、医院等相关机构实现连接,但目前没有实现有效连接。即便智能家电具备智能化的服务功能,但由于没有相关内容也不能实现其“智慧”。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任国强则认为,因为国内一般家电厂商只是把一些第三方提供的解决方案内嵌到自己的产品中去,既没有思路清晰的技术路线,也没有专利,对商业化的中长期方向也没有研究和布局,“智能化在目前绝大多数家电企业的现状,只是个噱头。”
彭预涵表示,国内家电企业仍须在目前基础上不断结合硬件、软件和应用加以创新,提高人机交互的智能化水平。
徐东生认为,不仅相关政府部门应致力于提高社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如5G通信技术、RFID的普及等,家(居)电企业也要主动与其他家电企业、第三方平台等社会各方开展合作,共同为智能家居时代的到来努力。
此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是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欧睿咨询(Euromonitor)研究经理杜佳琪则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智能家居面临的挑战还有中国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培养,因为中国消费者尚未习惯使用智能家电产品以实现人机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