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陕西志丹县顺宁镇保娃沟门村,山川塬峁间绿意盎然,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排列有序,棚内香瓜、火龙果、西红柿等果瓜蔬菜缀满枝头。
上午八点刚过,村民任华就和妻子在自家的火龙果大棚里忙活起来。
2004年,顺宁镇依托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鼓励引导群众发展大棚种植,一大批村民积极响应,任华便是其中之一。“当时建棚、栽苗都是政府扶持。”任华说:“政府有扶持政策、技术培训,再结合品种改良,大棚利润越来越高。”
时光荏苒,任华通过勤劳努力和不断学习新技术换来了富裕的生活,收入从刚开始的年收入6000元,变成了到如今20万元。
致富不忘乡亲,2018年,任华带头成立了大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了8户缺乏技术、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将承包的大棚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有劳动能力的人员还可到合作社打工,每年每户脱贫户可分红利8000元。目前,该合作社吸纳会员75户,覆盖蔬菜种植基地面积150亩,并有了自己的品牌。
同样,搭上乡村振兴致富列车的还有村民王晓云。自从村里发展果蔬大棚以来,王晓云两口子也开始种植西瓜、小瓜、草莓、蔬菜等。
“目前有3个弓棚、3个温棚,一年下来收入16万元左右。不忙的时候还能干我的副业,卖志丹的特色擀面皮,一年收入也挺可观的。”王晓云说。
保娃沟门村在志丹县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志丹县按照“链主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培育发展产地净菜加工、冷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初加工企业,加快提升蔬菜分级包装和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商品化率,打造出“顺宁甜瓜”“顺宁草莓”等区域品牌,有效地助力了当地的乡村振兴。(樊小帅 曹向明 陈光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