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质量认证 >> 认证热点 >> 正文
你的CMM认证是“真”的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IT168    点击数:531    更新时间:2008/9/22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不用看一个企业通过了CMM的几级认证,只先问它都用了哪些自动化开发工具,用到了什么程度,就知道它的CMM认证是“真”是“假”。

  听软件企业说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听了很久,到现在都已经开始谈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了。也不断听到国内软件企业通过了CMM2、CMM3认证的消息,甚至有少数企业通过了CMM4、CMM5级认证。但是却没看到国内软件企业拿到外包项目的数量急剧上升,甚至在某些领域,国内一些获得CMM3资质的企业的外包订单反而远远少于印度一些获得CMM2认证的企业,不少台湾地区的软件企业也比祖国大陆的软件企业做得更好。

  为什么会这样?曾有业界人士自暴内幕:在具体的软件外包项目谈判时,外包方问,“你们都采用什么自动化开发平台啊?”承包方一听这话就傻眼了。不少通过了CMM认证的企业把最多的精力花在了CMM资质评估上,例如在评估前邀请印度培训师进行内部培训,协助准备一大堆评估需要的资料,然后大张旗鼓地迎接评审,但获得资质之后又继续照旧原来的手动开发流程,根本不会用到任何自动化开发工具。这样的谈判最终往往会以失败告终。精明的外包方知道,如果没有任何自动化开发工具,CMM认证中的很多事情是难以手动完成的,就像一个汽车流水线中不可能所有工序都是手工操作一样。

  用客观因素去约束一念之“差”

  为CMM而CMM是不少企业在CMM实施中很容易走进的误区,认为拿到一定的CMM资质之后就能够争取到无数的外包业务,以至最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一些媒体在谈到CMM的时候也将讨论重点放在了CMM过高的评估费用上,而忘了实施CMM最原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软件开发的管理,最终实现ROI的提升。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一直以来就受到业内专家的指责,但解决的办法也只是停留在呼吁软件企业要端正对CMM的态度。呼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终寄希望于软件企业自身的观点转变。其实绝大多数企业也都明白要用长远眼光去看问题,但眼看一些虚假繁荣的软件开发企业因为顶着CMM认证的光环而受益,不少心里明白的企业决策者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试图闯关。

  事实上,很多时候对一件事的态度真的只是一念之差。能否有态度的端正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客观环境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更是帮助软件企业端正CMM态度的良药。笔者希望告诉这些侥幸的企业,当CMM/CMMI认证体系越来越严谨,当软件外包方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当软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越来越成熟,这种侥幸心理遭遇的将是一败涂地。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多能够大大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的做法,如果没有自动化工具的帮助是完全做不到的。

  例如外包订单中的团队协作开发,异地同步软件开发是不少外包订单常用的手法,美国、欧洲和亚洲相互之间的时差都在8小时左右,如果三地能够利用时差一天实现24小时的不间断开发无疑将大大提高开发效率,但这样的协作开发如果没有自动化的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变更管理工具、统一的质量系统流程等的帮助,根本无法完成。

  再例如,版本控制管理工具一般都能帮助软件开发回到任何一个时间点的生产基线,当发现开发思路有所偏差时,可以自动将所有程序恢复到从前一个时间点的状态,这对手工开发来说完全不可想象。

  IBM软件部Rational软件大中华区销售总经理陈致平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提到,在很多外包订单中,上游开发商希望承包方的开发环境能够与自己的自动化开发环境接轨,就像制造产业链的上游厂商可能希望下游供应商能够与自己使用相同的ERP、CRM、SCM系统一样,从而能够进行无缝的连接。

  除了外包项目,一般的软件开发项目如果使用自动化开发工具,在减少重复开发、管理每个开发者的访问权限、避免软件资产流失等方面也都有很大的帮助。自动化开发工具不是实现CMM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必要条件。

  自动化工具不是装点门面

  自动化开发环境曾经经过多个阶段的演变,从最早的简单CASE工具,到后来的应用开发生命周期(Application Development Life Cycle)、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再到今天的自动化软件开发平台(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软件开发的状态也从纯手工进化到片断式的自动化开发,最终进化到完全的自动化开发。

  当软件产品价格越来越便宜,软件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软件开发企业就将面临着像制造企业必须上马ERP一样的情形,自己的软件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越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也就越强。

  CMM认证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自动化开发工具和平台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有限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如果资金有限,或许把评估费用放在自动化开发工具的投资上,反而更加务实。当然如果资金状况允许,自然可以鱼与熊掌兼得。

文章录入:Chinagb    责任编辑:Chinagb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强化智慧监管赋能市场监管总局(认监
    郭辉出席中韩自贸区标准化与认证认可
    新华网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取得“
    中艺指数文化艺术品电子交易平台获得
    国际认证协会(IPA)关于新时期国际职
    中山市质监局开展管理体系认证网格化
    遂宁市水产基地首获“有机”认证
    元阳县水卜龙茶厂通过有机茶产品和产
    转基因水稻最需要的不是认证而是清污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