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界掀起了一场关于“植入广告”的批判浪潮,源于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几位电影人对电影植入广告的“开炮”。6月17日下午,吴宇森、彭浩翔、钮承泽、王小帅以及主持人何平——5位来自内地、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名人把脉中国电影的前程,其中最年轻的香港导演彭浩翔言语最大胆,炮轰内地某些电影的广告植入,已经到了“不要脸”的地步。另据导演何平在某论坛中透露,冯小刚曾因植入广告而怒砸片场。那么,植入广告究竟该不该要?其植入是否有标准可循?
所谓植入广告,就是通过一些在大众中播放或者被大众阅读的电影、电视、手机、网络游戏、报刊杂志、文学作品甚至是活动平台等等载体中,以节目或作品的某个内容涉及到被传播的对象,所形成的广告效果。而电影之所以需要植入广告,原因在于植入广告可以大大降低电影的制作成本,之前爆红一时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据说单靠电影中的广告植入就已经收回了成本。由此可见一斑。电影广告植入最初出现时,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影中的广告植入其实是一种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强强联合,是一种“双赢”。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007》系列中的新款概念车,还没上市便以其神奇功能吸引了大量观众;《阿凡达》中虚拟电子墙形态的电脑,虽然还没上市,但已打开了潜在市场。这些广告的植入,其成功之处在于与电影情结并不排斥,且电影导演的个性也丝毫没有被破坏。
反观我国电影的“广告植入”之路,从最初对冯氏电影与好莱坞电影营销模式接轨的惊叹,到看到银幕中蹦出广告影子时内心滋生的反感,再到如今数位电影人对广告植入的炮轰,广告植入的“臭名”已令人“闻”之生厌。但“广告植入”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它不该纯粹以一种“回收电影成本”或“降低电影成本”的姿态出现在银幕中,硬生生植入的广告不仅破坏了电影本身的品质,且影响了观众的观感。好的电影需要个性,正如导演王小帅所言:“金钱是没有个性的,金钱往往会破坏掉导演的个性。”导演也应为艺术创作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应因为广告植入而丧失了自身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