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清理摸底工作,减少过多过滥的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举办上述活动要坚持规模适度、数量适当、经费合规。通知一出,民众纷纷叫好。
不可否认,一些地区和部门举办各种形式的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弘扬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问题是,近年来一些部门和单位搞庆典、论坛之类,过多过滥,经常犯“名不副实”的毛病,且花钱大手大脚。以此通知清理范围内的公祭活动为例,现如今,河南甘肃抢“老子”,陕西河南抢“黄帝”;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此类活动排场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虽然不少地方都宣称是公祭搭台,经济唱戏,签订了多少亿合同,引进了多少亿资金,但实际效果如何,却无人知晓。
操办庆典,既浪费人力物力,又耗费精力,然一些单位热衷于庆典和论坛的原因何在?盖因有些单位领导想借此作为炫耀自己政绩的机会,作为跟上级领导拉关系套近乎的机会,有的甚至借机给受邀的上级领导塞“红包”,给上级领导的题词奉上数额不小的“润笔费”,种种现象,不胜枚举。花的是财政的钱,得益的是自己,何乐而不为?过多过滥的庆典、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劳民伤财,对这一问题的清理,可谓正当其时。对此,国家标准频道认为,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应当用在刀刃上,用在关键的、急需的地方,这不仅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址,更关系到党和政府的作风形象问题。因此,严格控制庆典、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对违规行为不姑息、不放过,严惩不贷,如此才能使不铺张、不浪费、谋发展、更务实的作风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