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今年1至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3.1%。
中国外贸数据的持续大增,给人以“世界经济恢复”的错觉。前不久笔者在上海和几位航运方面的朋友聊天,他们也说,今年以来,远洋运输的情况好得不得了,集装箱严重不足,现在的运力已经安排到了年底。
国际经济真的在如此强劲地复苏?
7月1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可能会告诉一些真实的情况。美国商务部宣布说:随着批发商重新增加机械及其他耐用品的库存量,美国5月批发库存环比增长0.5%,这符合市场预期。不过批发零售却环比减少0.3%,这是14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笔者看来,中国出口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市场商业库存的持续增加。但如果批发零售的情况不好,出现持续性下降,那美国企业“补库存”的动作随时可能停止,那时中国出口增速会再度下滑。
其实,分析中国出口高涨大致有四重原因:第一,发达国家补库存,这是金融危机过程中“去库存”之后的必然行为;第二,发达国家的消费在停顿了近两年时间之后,确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第三,中国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的预期,使得许多企业赶在税率变化前加紧出口;第四,“口红效应”——当奢侈品消费大幅滑落的同时,人们增加了对中国生产的中低端商品的需求,尤其是那些一般性的耐用消费品、服装鞋帽等生活必需品。
因此,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出口增长只能被看作是暂时现象。美国人分析认为,批发销售疲软可能导致企业不愿增加订单,这进而将转化为制造业产出的增速下降甚至萎缩。与此同时,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日前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美国经济或许正在经历“暂停”。
美国还需面对失业问题。有外媒报道说,美国的失业率统计下降,实际是有超过50万失业人员放弃寻找工作,而按官方统计方法,这些人没被算作“失业”。美国地方政府也一直在裁员。上半年已裁了9.5万个岗位,而预计今年下半年,还将裁员15.2万人;如果算上与地方政府有合作业务的公司,今年总共90万人将因地方政府财政吃紧而下岗。
同时,美国的ISM制造业指数(1126.803,-5.27,-0.47%)(由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发布的在美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指数报告)和非制造业指数都有回落迹象,房屋销售数据在经历了一段地位徘徊之后,又有再下一个台阶的可能。
外贸数据中最难看的数据是一般贸易状况。数据显示,中国一般贸易项下的逆差正在持续扩大,从2009年同期的顺差63.5亿美元,发展到现在的逆差370.9亿美元。这就是说,中国正在用加工贸易的顺差弥补一般贸易的逆差。一方面是一般贸易逆差,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这对中国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如此下去,中国未来一般贸易的逆差还会扩大。这说明,中国的贸易优势已经发生重大逆转,根本谈不上优势。
鉴于上述,我们没有理由对中国当下的外贸情况过于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