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下水道并不是阴暗肮脏的代名词,甚至还能成为一座城市的骄傲,大阪市正是如此。城市最佳实践区大阪案例的入口,就是一个直径6米的下水道复制品。日前,该案例举办了一个下水道主题周活动。来自日本下水道协会的专家来到世博会,向游客介绍日本下水道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先进的技术。
日本下水道协会理事兼技术部长佐伯谨吾先生说,日本曾经因为下水道系统的落后饱受城市内涝与河道污染之苦。下水道协会成立后,统一了日本在下水道建设以及污水排放上的标准。在日本,最大的下水管道直径在12米左右;厕所的废水也必须过滤至可以饮用的标准才能排放入河道或再次利用。
巨型下水管道应对城市内涝
40年前,日本许多城市都面临着雨季内涝。一到暴雨季节,不仅道路上水漫金山,连地铁站也会变成水帘洞。佐伯谨吾先生说,归根结底,都是下水道系统不完善惹的祸。
以大阪为例,1972年7月,一场暴雨袭击了这座城市,雨势并不算大,但却造成严重的洪水与内涝,一时间许多居民家中水漫金山,这场被称为“大东洪水”的水灾给当时正埋头经济发展的日本敲响了警钟。“下水道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如果等到灾害降临再关注就迟了。 ”佐伯先生表示,痛定思痛,大阪市在灾后开始完善自身的下水道系统。
在水灾发生时,大阪市内现代化的下水道网络完成率只有40%,大部分下水道都已老化。人们意识到内涝的主要原因就是下水道系统的排水能力跟不上暴雨所致,于是建造了许多巨大的“超级管道”。大阪案例的入口就是一根直径6米下水道的复制品,这还不算最大的,佐伯先生说还有直径在12米左右的下水道,在里面走人划舟肯定没有问题。 当现代化的下水道体系普及率达到100%时,大阪市再也没遭遇过水灾,同样的情况在日本其他城市也是如此。
水治理要在排放上加强管理
在日本,曾经有一段时间,许多城市污水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到河道里。“数十年来,我们最大的经验和教训就是,水治理不能仅仅把污水变干净,这样的成本相当高,效果也有限,一定要在排放环节上加强管理,把水净化后再排入河道,这样才能对环境产生积极作用,而不仅仅是提供干净饮用水。 ”
佐伯先生举例,1979年,九州市的紫川是一条标准的臭河浜,生活工业废水不加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结果城市越来越漂亮,河道却越来越脏。数十年来,九州市致力于恢复河道清洁,关键的就是将生活和工业废水,经过污水工厂的处理后再排放入河。如今的紫川已恢复活力,重新变成一条景观河道。
废水究竟要净化到何种程度才能排放?佐伯先生说,来自厕所的污水要经过5道净化过程,经过第一次沉淀,废水已能养鱼,经过第五道沙滤净化后,厕所废水甚至可达到饮用标准。“当然,这些水不是给人喝的,可以被排入河道或被作为工业用水使用。 ”
建立统一排放标准至关重要
在谈及日本下水道发展的经验时,佐伯谨吾先生表示,建立全国统一的下水道标准至关重要。 在40年前,日本下水道建设以及排污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全国标准各异,严格与否全由当地政府决定,缺乏全国性的统筹协调。“坏处是一座城市排水标准高低与否很难左右全局。”佐伯先生说,如果一条河下游的城市非常注重环保,有很高的排污标准,但河上游的城市却不加限制地排污,那下游城市的努力将是徒劳的。
正因为这样,40年前,日本成立了下水道协会,旨在建立排水系统的全国性标准,改善人民生活、提高水质、防止水害以及协调各地方政府在排水事务中的关系。
在日本,只要是对下水道工程管理或对下水道技术感兴趣的人士都可以参加下水道协会。一大批专业人士或热心的市民成为日本下水道指定标准的“决策人”。如今,日本下水道协会来到世博会,推广他们在排水系统领域40年来的经验。 “希望能和中国的城市开展更多交流合作,保护环境、防止灾害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佐伯谨吾先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