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制日报社主办的《法治周末》报道,山西雅士利乳品有限公司涉嫌将被召回三聚氰胺奶粉添加到新奶粉中,或者更换包装后重新上市。
在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办8月20日称已查处青海三聚氰胺乳粉案,查办河北山西天津等地奶粉案之后,雅士利奶粉又被曝出将召回奶粉重新包装出售的“问题奶粉”,很多人为此感到震惊和愤怒。不过,广东雅士利集团昨日已迅速作出回应,声明此事纯属虚构。早于此前,山西应县质监局也出具过一份报告,证明其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违法添加回收产品的行为”。然而,究竟孰是孰非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这件事情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公众至今仍对奶企没有信任感,一有风吹草动,便很容易把苗头对准企业。 圣元奶粉事件,尽管事后证明属于“误伤”,即圣元奶粉与儿童性早熟并无直接关联,可是人们仍然不敢轻易相信。苏丹红、三聚氰胺、毒韭菜、洗虾粉之流已经把公众的信任感消磨殆尽,消费者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为何国内奶企至今难以获得公众完全信赖,甚至备受质疑,动辄获咎?编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当初为保护所谓民族行业,放过了不少参与作恶的企业,而只严查和处理了一家三鹿奶粉。殊不知,这样做表面上是保住了不少奶企,实际上却未必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这不仅让某些奶企产生侥幸心理,幻想“反正出了事有政府兜着”,更给三聚氰胺奶粉的彻底销毁带来了隐患,进而导致“三聚奶粉”重现江湖、为祸人间。
因此,要挽救中国奶粉的信任危机,管理部门首先应该“清理门户”,倘若寄望于企业自律,真有点“与虎谋皮”的意味,管理部门应发动一场真正的民族企业保卫战,对症下药,清除掉病变基因,还企业以健康活力。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问题奶粉处理的“先紧后松”,表现出的权力“监管惰性”一览无余。权力部门的监管应时刻保持清醒,在“奶粉”摘掉“问题”的帽子之前和之后,权力的介入与监管、政府对市场的纠偏,什么时候也不能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