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结束征求意见,卫生部开始研究撤销面粉中可以添加增白剂的规定。9月17日《新京报》消息称,卫生部办公厅对“关于再次建议尽快出台新的小麦粉国家标准”的答复中表示,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已审查同意注销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而卫生部也已经启动注销过氧化苯甲酰及其善后处理措施的论证。这一消息发出后,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和热烈讨论,消费者和食品专家站在了一条线上,坚决希望增白剂从此消失,但也有少数添加剂生产企业和面粉加工企业持反对意见。
俗称的“面粉增白剂”,专业术语叫过氧化苯甲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面粉生产中普遍使用。增白剂的主要功能就是增加产品白亮度,改善面粉的“卖相”,同时可以防腐延长保护期,对于面粉的口感和营养并没有任何效用,而且会破坏维生素。按照国家规定,过氧化苯甲仅限用于小麦粉,最大使用量是0.06克/公斤。从安全角度分析,其中所含的苯环因为被怀疑有微量毒性,因此在食品添加范畴内被严格限制。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和小企业在陈化粮、麸皮含量大的小麦粉中超量添加增白剂,甚至加入香精掩盖劣质原料,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由于1986年发布的小麦粉国标中面粉增白剂是被允许的,增白剂沦为了问题面粉的“保护伞”。
国家标准频道认为,面粉增白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量和非法添加。此次面粉增白剂的注销可以看作是一次全民对食品安全的大讨伐且以胜利告终。然而,对于更多的“食品添加剂”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食品监管部门应当切实负起责任,诚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高彦祥教授所说:“食品安全监督具体执行上存在漏洞。”他认为,添加剂的销售和使用缺乏严格的追踪机制,一般只是抽检最终产品,如发现商家确实存在过量使用或使用违禁添加剂时,往往只是一罚了之,但以罚代管的方式对一些企业根本不伤筋骨。
食品安全关乎我国十几亿公众的健康问题,也是当今社会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规范添加剂使用、维护食品安全需要强有力执法的保证。据悉,食品安全法已经出台,各部门执法一定要从严,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要想及时发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转变“事先许可、事后抽检、出了事故进行处罚”监管方式,相关部门应把好关口,主动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因素进行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