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独家 >> 标准译 >> 正文
10年维修24次,武汉长江三桥为何变身“桥补补”?
作者:小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75    更新时间:2010/9/25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据新华网报道,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近日开始为期40天的局部封闭维修。这已是这座投资11亿元的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10年间的第24次维修。白沙洲大桥是武汉长江第三桥,与1958年建成的万里长江第一桥相距数公里,长江一桥50年才大修过一次。

    武汉长江第三桥白沙洲长江大桥,投资11亿元建成通车后10年间大修24次,平均不到1年要维修两次。此桥最近一次大修是去年7月到9月间,桥面采用了美国进口新材料,耗资逾亿元,有关方面信誓旦旦“至少要管6年”,可通行不到3个月就再次维修,不得不再次封闭大修。维修方的解释是,为了赶工期,施工用的是“土办法”,“牛拉火车式”的施工,使沥青黏合强度、硬度都大打折扣。

    国家标准频道认为,这种貌似理性的分析背后,是非理性施工畅通无阻,是逾亿元资金打了水漂之后无人担责,是用新一次大修遮蔽前一次大修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是维修设计、施工、监理、管理、问责的制度形同虚设,施工方式成了扭曲的制度包容的怪胎。

    大型公共建筑的铺张浪费,已经形成了“资金黑洞”。正如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邓晓梅所说,对比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大型公共工程建设程序,从环节上讲是相当完善的,关键是已有各环节中的透明度、参与度和问责度远远不够。长江三桥10年间的24次大修,公众很难看到透明度、参与度和问责度。与“资金黑洞”相对应的,是维修决策、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信息被遮蔽,遑论问责。与其说长江三桥屡屡坏在了维修质量上,不如说是一次又一次毁在了瘫痪的制度上。围绕长江三桥的维修和管理,不作系统的制度变革和建构,而允许其以公共工程的名义安全步入“资金黑洞”,那么就很难走出“屡坏屡修、屡修屡坏”的怪圈。所以,比维修长江三桥更重要的是,修筑有力的质量保证和制度体系。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user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