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
|
|
|
作者: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31 更新时间:2010/9/26 |
|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力争在2020年做出具有减灾实效的临震预报。到2015年,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小时内救援队伍能赶赴灾区开展救援。 消息传来,不啻又是一记强心剂。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到如今,地震预报一直备受争议。虽然,截止目前,中国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监测预报水平较低、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不少地震预报的小道消息,到处散布,引发不少“信狗(狗吠)、信云(地震云)、不信人”的怪现状。 对此,《意见》中指出:到2015年,要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中国大陆及海域的综合观测系统,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3.0级以上地震;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不足的重要建设工程的加固改造,新建、改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立比较完善的抗震救援队伍体系,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小时内救援队伍能赶赴灾区开展救援,24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安置;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 到2020年,建成覆盖中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抗御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建成完备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和救助保障体系;地震科技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针对地震的监测预报工作,《意见》提出,要“专群结合”,完善地震预测信息会商机制,努力提高地震预测预报能力。完善地震预测预报管理制度,依法规范社会组织、公民的地震预测行为,建立开放合作的地震预测预报机制。 此目标,不可谓是不高。目标的实现,势必少不了具体行之有效的安排。在目前还无法具体准确预报地震的现实中,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如何做到群测群防,减少市井流言的无端蛊惑和蔓延?都是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加大地震预报的科研创新,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和农村防震保安工作。切实的完成学校、卫生场所的建设工程抗震检查,加大对公众的知识普及,才是标准有效执行的基础性条件,也是保障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对此,编者建议,清随时保持警惕,一方不必要的伤害!
|
|
文章录入:user8 责任编辑:user8 |
|
|
|
|
|
网站介绍 |
|
|
|
|
|
|
|
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